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小学作文 > 导航 >

中秋隔江送月饼作文

中秋隔江送月饼作文

发表时间:2025-06-03

相关推荐

中秋隔江送月饼作文(合集九篇)。

中秋隔江送月饼作文 篇1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抬得露华新。”唐代大诗人皮日休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的确,中秋节的月亮格外的大,格外的园,格外的亮,格外的美。

抬头望向浩瀚的夜空,空中的明月仿佛是一颗钻石镶在一块巨大的蓝宝石上,煞是美丽。在这样的夜空下品尝月饼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啊!我打开一个枣泥馅的月饼,啊!只见月饼的外皮金灿灿的,上面刻着美丽的圆形图案,整个轮廓是一个花的形状,四周刻着美丽的花边。在灯光的照耀下,月饼表面的油一闪一闪的,仿佛整个月饼就是一块金灿灿的黄金饼。

我用食指和拇指将月饼轻轻拿起,慢慢地咬了一小口。顿时一股浓浓的枣味儿弥漫在我的嘴里,枣泥馅是那么柔,那么软,那么滑!那种甜丝丝的感觉只沁入我的心底。

我又打开一袋黑芝麻馅的月饼,这个月饼上得花纹是花形的,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芝麻的浓香蔓延开来,简直甜得醉人,香得迷人。

正当沉浸在这份香甜中时,桌上另外的那些琳琅满目的月饼跃入我的眼帘:有精致的红豆沙蓉月饼,有别具一格的蛋黄月饼,有酸酸甜甜的水晶脐橙月饼,还有高档名贵的牛肉月饼,真是数不胜数。

忽然间,一份幸福涌上我的心头,二、三十年前传统的白糖月饼,到后来的五仁月饼,如今的五花八门各种口味儿的月饼。月饼在千变万化着,人们的日子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那一刻,我才深刻的领悟到,月饼的味道就是生活的味道啊!

中秋隔江送月饼作文 篇2

月饼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它的起源有着许多种不同版本的传说,我试着列举其一:唐太宗李世民庆祝征讨突厥的军队凯旋归京,阴历八月十五这天军民通宵狂欢,有人向李世民献圆饼祝捷,太宗高兴地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将其取名为“月饼”。宋代文豪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逐渐流传。心灵手巧的制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图案印在月饼上,更使得月饼成为倍受百姓青睐的中秋佳节必备食品。

如今,月饼更是成为人们中秋送礼的首选,各企事业单位把月饼作为员工福利。人们走亲访友都会带上一盒月饼,往往东家送南家,南家送西家,西家又送北家,说不定北家又喜剧般的送还给了东家,如此循环,有时等到拆开包装,月饼已然变质。各家商场中秋节前一个月就早早地辟出场地摆起月饼专柜,陈列在展台和货架上的一盒盒月饼外观玲珑别致,包装精美绝伦,有纸盒,有木盒,有铁盒,更有甚者用瓷器,有的还组合着名茶名酒。月饼多为圆形,偶尔见到有方形的,不知还能不能称其为月饼了。馅料的名目更多样,有枣泥、豆沙、莲蓉、百果、凤梨、蛋黄,甚至有鱼翅、鲍鱼,更出人意料的还有冰淇淋馅的,价格少则百余元,多则数百元、上千元,让人乍舌。至于味道如何,哼!不敢恭维,许多人是一口都不碰,真是食之生厌,弃之可惜。中秋节一过,商场里月饼的身价玩起了“蹦极”,原本不菲的价格纷纷以一至三折的低价甩卖,即便这样也鲜有人问津。

“真正受百姓欢迎的食品肯定是一年四季都有销售的。”妈妈的话很精辟。是啊!月饼为何只有中秋节才大规模地出现在商场里,而平时难觅踪影,看来它已不再是人们垂涎的美味,而仅仅只是一个时节里人情往来的工具罢了!

中秋隔江送月饼作文 篇3

今天一早家家户户都烧鞭炮,把我吵醒了还要把我的好梦打断了,真气人。我起床后看看日历,哦!原来今天是中秋节呀,怪不得家家户户都烧鞭炮了,但是吵醒我这回事我就是不原谅。

在中午时,我的姨妈、表姐和表哥都来了我家过节,我觉得非常奇怪,因为以前的中秋节姨妈她们从不会来我家过节,为什么今年会来呢?这个问题也太难了吧!我就去问妈妈:“妈妈,为什么今年姨妈她们会来我们家过节呢?”妈妈说:“有什么好奇怪的,不过你等一下就会知道啦。”“吃中午饭啦!”哇!大姨妈的声音真是振聋发聩呀!我们坐好等姨妈她们上菜,一会儿菜齐了,我就像饿狼似的狼吞虎咽的吃起来了,咦?这菜为什么这么像外婆煮的饭菜呢?我跟妈妈说:“妈妈,这菜怎么那么像外婆煮的饭啊!”妈妈说:“你还不明白。”我想了想觉得可能外婆来了我家,我做了决定说:“外婆一定来了我家。”我说了不久大家都笑了起来说:“是的,你说对了。”外婆突然在我的房间里走了出来了,这时我感动得眼泪都快流了出来了,但是我忍住了。

晚上到了,月亮像和我们比美似的又大又圆。我们吃过晚饭后上天台赏月,我拿柚子,表哥拿月饼,表姐拿苹果……好吃的东西摆满了桌子。我们还点了很多很多的灯笼,许下一个又一个的愿望,祝愿外婆早日康复,简直就像一个灯笼世界。我们在天台上玩了捉小偷、猜谜语……我们玩得像月亮一样开心。

我好开心哦!这个中秋太好玩啦!我觉得太幸福!

中秋隔江送月饼作文 篇4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秋意渐浓。似乎不经意间,月亮缺了又圆,时间流逝的让人来不及思索,有一个中秋将至。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相传远古时候,有一位叫后羿的英雄,他娶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字叫嫦娥。有一天后羿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一半能长生不老,全部付完,便可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打猎。心坏的蓬蒙因为想得到那包药便装病留了下来。后羿刚走不久,蓬蒙便去找嫦娥,逼他交出仙药,嫦娥无奈之下只得吞下仙药飞上月球成了仙。

夜色已降临,我抬头望望天空想寻找月亮,月亮在灰暗的夜色里显得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的,什么嫦娥、玉兔、桂花树都不见了踪影。我看看月亮,又看看桌上放着的月饼,不由地悲哀起嫦娥的命运。

“开门,快开门”哦,原来是弟弟一家来了。我开开门,他便连蹦带跳地跑了进来,一看到月饼他便伸出他那黑不溜秋的“猫爪”去抓月饼。我连忙叫住他,“不能吃,你洗手了么?”弟弟听后便不声不响地去洗手了。开始吃月饼了,我和弟弟都抢着去切月饼,争执不过,最后爸爸说你们两个不用抢,你们就比背与月亮相关的诗句,谁背得多谁就切。我觉得这个方法对于我来说很有利,就赶紧回答说行。比赛开始了,弟弟在小舅的提醒下磕磕绊绊地背“床前明月光……”而我不加思索地背“明月几时有……”几局下来,弟弟就什么也不会背了,所以我理所当然地切起了月饼……

虽然今天夜里的月亮不是很明,但是和嫦娥姐姐的孤单寂寞相比我们中秋节在一起过的非常幸福愉快,直到很晚我们的笑声还传得很远很远,多么快乐的中秋节呀!

中秋隔江送月饼作文 篇5

八月十五月圆秋凉。

那片引无数诗人为其赞咏的冰魄高挂在银河中碎银般的光芒毫不吝啬地洒满大地清冷美丽。

抖落一身月光苏轼举起酒杯一仰头心内又添了一份苦愁——每逢佳节倍思亲啊!月儿在如此孤单的夜晚也只有你能陪我饮酒了。既然对我有情又为何亮得我不敢正视圆的我心碎呢?

好象风也知道这原来豪放的诗人的心思鼓腮一吹幽暗的云就会慢慢向月儿飘去不一会儿月亮就藏在云后。

蹒跚地在院中踱步苏轼灌进了一杯又一杯。或许是酒力不胜吧又或许是心头那份愁苦太过于沉重苏轼最终倚卧在了一棵枫树下。

已是秋季枫叶早已红了一树远远望去如同一团烈火燃烧着夜幕。风儿扫过调皮地摇落几片枫叶又转身离去。

一片火红的枫叶在空中打了个卷漂呀飘落入了苏轼的怀中。

轻轻地拾起枫叶苏轼喃喃自语道:“唉既知终会飘落枫儿你又何苦红得如此粲然如此璀艳呢?……莫非你亦有心?一颗火红的心?……”

苏轼用食指触摸着枫叶清晰的纹路耳边回响起远方的弟弟的声音。“哥哥……”“别灰心哥哥……”“让我们重头再来吧……”

刹那间苏轼如遭电击般战栗了一下他知道他的自信、他的豪情、他的志愿重新回到了他的身边。

顾不得沾染上的灰尘苏轼匆忙地站起望向了夜空。不知何时遮月的云飘去月亮再一次绽放夺目的光彩甚至比刚才更加耀眼连北斗天狼也望尘莫及。

“月儿方才错怪你了!”苏轼朗声笑道“你有你的阴晴圆缺我有我的悲欢离合二者都是不能永团圆的呀!”说完苏轼入书房取出文房四宝挥毫写下了千古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风柔和地拂着大地的脸颊月静静地照耀着大地它们看见了也见证了这个中秋的诗夜这个千古流传的诗夜。

院子里的那棵枫树又飘落了几片红叶在空中旋飞如燃烧的火焰又好象是诗人的心乘风飞去飞到了久别亲人的身旁……

中秋隔江送月饼作文 篇6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相传已久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为月饼象征着快乐、美满、和谐。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经过我上网调查,还有这样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七仙女(化名小七)回填宫时给有着正义董永留了一个儿子。后来有一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那孩子看到同村的小伙伴们在村头桂花树下玩耍,也想过去凑凑热闹,哪知道不但没人理他,还骂他是个没妈、没教养的野孩子。他委屈极了,便号啕大哭。哭声惊动了天神吴刚,吴刚便悄悄拿出登云鞋,对孩子说:“如果你想妈的时候,就穿鞋圆月下吧。”

董永的儿子在月光下穿上了登云鞋,飞到了天宫,七仙女见了自己的儿子,又悲又喜,便亲手把嫦娥送的桂花蜜糖,拌上花生米,核桃仁,做成馅儿,按圆月的样子,做成香甜的仙饼,给儿子吃。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气,命令麒麟把董永的儿子馱回人间。

后来,董永的儿子当了官,就叫各州各县的人们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都来仿做他在天宫时吃的仙饼,摆在月亮下,表示对亲人的怀念。由于这种饼子就像月亮一样,所以后人便称做中秋饼。

直到今天,每年的八月十五日的晚上,当一轮圆月挂在蔚蓝的夜空,人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心中总会憧憬。

中秋隔江送月饼作文 篇7

时间过得真快啊,眼瞅着,又到中秋节了。

中秋节吃什么呢?这是许许多多中国人本能的想法儿。

按照传统,月饼,当然是中秋节不二的主角。但是,按照各地的风俗,还有些东西,也是一定要吃的。在南方,中秋节肯定要吃螃蟹、黄鳝和各种鱼虾,中秋到,蟹脚黄,正是螃蟹肥美的时候,螃蟹自然是无比的美味。南方人吃螃蟹的手段,比北方人高明许多,除了传统的蒸螃蟹,还有烤螃蟹、炒螃蟹和螃蟹火锅,也不管是不是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还是那些仅仅在阳澄湖留过学、简单洗过澡的“大闸蟹”。在北方,螃蟹黄鳝应该是比较稀罕的物件儿,中秋节的时候,北方人的晚宴,还是些大碗儿的鸡鸭鱼肉和大碗儿的烈性酒唱主角吧。

正餐吃过,沏一壶茶,上一些水果——在北方,中秋的时候,各种苹果、梨和葡萄都熟了。中秋的时候,梨也是不可少的,但是,必须各吃各的,还一定要吃一个完整的梨,不许大伙儿分食一个梨,不吉利,分着吃梨,意思是“分离”,情侣、夫妻和一家老小都小心了。

月饼,早就不是什么稀罕物,满大街都是,中秋节前,各种食品厂、宾馆饭店、还有面包房,都在赶着做月饼,图个节前的旺销的高价,中秋节一过,月饼的价格就落得个“买一赠一”、“1-5折销售”、“跳楼大甩卖”,或者干脆直接下架,拉去喂猪了;随着反腐的深入,官方对月饼价格、包装和内部附属物进行了严格限制,一盒一盒,包装精美,内附着黄金白银的月饼,也失去了奢侈品和“糖衣炮弹”的意义,今年,在各大超市,月饼的包装简单了许多,价格也大幅度降低了,月饼也终于返璞归真了。

本来嘛,中秋节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体现,中秋前后,正是一年劳苦耕种的收获季,月饼本身,也有庆祝丰收,祭祀天地的用途,所以,天神“用过”之后,就便宜了芸芸众生。

在北方,大伙儿习惯于广式月饼——硬皮儿,馅儿料主要是五仁、豆沙、枣泥、白糖猪油青红丝(如北京的自来红自来白)、椰蓉、百果等等,主要是很甜很腻的馅儿;后来,其它月饼馅儿料渐渐“入侵”,也有了黑芝麻、咸鸭蛋黄、火腿等等,略带咸味儿的馅儿。

中秋隔江送月饼作文 篇8

清晨,我在昏暗的光线中睁开了惺忪的睡眼:“今天没有刺眼的阳光,阴天吗?”我暗自思忖着。

推开窗帘,外面一串串水珠从高空落下:“啊,下雨了,今天可是中秋节啊!”我感叹着老天的不开眼,为什么要在如此的佳节干出这么“不地道”的事情,晚上我们没有月亮可以看了,我无奈地开始写作业。

当我甩着有些酸痛的手放下笔时,窗外一缕柔柔的亮光正好投入我的视野:“雨停了?”我自问着,迅速探起身子向外张望,可不是嘛,雨停了,厚重的云层下面正有一些暖光在极力向外扩张、晕染,是太阳想要挤身出来呢。

我不再咒骂老天的“不开眼”,有些郁闷的心情也一扫而光,甚至开始有些感激之情在心中来回游荡,我该谢谢这个“有眼”的老天爷啊,是它在我失望之余竟然又给我带来了希望,中秋之夜,我应该是可以看到那美丽的圆月了。

白天渐渐脱下一天的华服,正在掩面擦去美丽的脂粉,黑夜趁机把自己的大氅扑天一甩,白天没有来得及再次谢幕,便被遮盖在黑色的薄纱之下,没有了动静。黑夜在“收服”了白天之后,若无其事的整整自己的衣衫,轻轻挥动着衣袖,把自己珍藏的宝贝小心地从袖中抖出,一颗神奇的珠子慢慢升向空中,越来越大,越来越亮,最后它变成了一个圆盘,承载了满满的一盘祝福悬挂在了九州之上。

晚上7点我站在了院子里,举头观月。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而今年,据测算,却是难得的“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今晚19时13分将会月圆,天文学意义上的“满月”将在夜空出现。

我仰望着圆月,时间一点点接近“满月”,今夜京城的月儿呈现黄色,已经“满月”的月亮有些朦胧之意,但我可以清晰的看到月亮上的花斑,那是什么?也许是嫦娥的身影,也许是广寒宫的阙围,也许是吴刚与桂树?此时此刻,我相信无数的人都在仰望圆月,都在聊着和月亮有关的故事。

京城今天“满月”了,我也满十岁了,甜甜的月饼塞满了我的嘴巴,这种幸福伴着我度过了一个“满月”的中秋节。

中秋隔江送月饼作文 篇9

转眼中秋节就到来了,而在每年的中秋节里,我们一定要做的两件事情就是赏月和吃月饼。而听说吃月饼有着这样一个由来。在这里我先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月饼的传说吧。传说以前月饼叫做胡饼,是打了胜仗献给皇上的一种贡品。唐玄宗的时候,唐军打败了匈奴,大臣将胡饼献给玄宗,玄宗看了看说:“这么好吃的饼叫做胡饼,太难听了吧!”杨贵妃在一旁说道:“天上的月亮这么圆,就叫月饼吧!”于是,“月饼”就传了下来。

不知不觉中,到了晚上。妈妈说:“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起来吃月饼吧!”我和爸爸异口同声地说:“好啊!”妈妈拿出了一个月饼盒,一打开,里面有枣泥的、哈密瓜的、凤梨的……真是应有尽有。我率先拿出一个凤梨味的,先慢条斯理的将包装袋打开,里面是一个橙黄色的小月饼,这月饼不是很圆,而是椭圆形的,再乍一看,月饼的中心标准的写着“凤梨”二字。把它打开,里面是松软、晶莹剔透的馅儿。咬一口,香香甜甜的味道在嘴里挥之不去。就在这时,爸爸也吃了一个枣泥味的,只见他放进嘴里细细的嚼,嚼了许久后突然大叫:“哇噻!真是太好吃了!香香的,甜甜的,好爽呀!”

今年的中秋节虽然没有见到月亮,但是我们吃了月饼,一样过的很快乐。而且,也比以往的中秋节过的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