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稿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小学作文 > 导航

忆母赋小学生作文

发表时间:2024-01-17

相关推荐

忆母赋小学生作文8篇。

我们精选的“忆母赋小学生作文”或许能够增加您对该话题的认识,在社交网络时代写好作文可以更准确地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写作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究意识形态问题。想要写好一篇作文多参考借鉴优秀作文肯定是没错的,你觉得自己能否写出非常优秀的作文?

忆母赋小学生作文(篇1)

清明,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清明的诗句有很多,但最为人熟知的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那一天,未必会下雨,但清明节的前后,总会下雨的。而每当下雨时,我总是会想起生前最疼爱问的祖姥姥。祖姥姥的相貌问记得并不清楚,的我却知道,我的祖姥姥满脸皱纹,身体佝偻,一双手上布满了老茧。

她总是喜爱用那双手来摸我的脸,而我每次来到祖姥姥的家时,祖姥姥的家永远洁净如新,而桌子上永远都会摆放着新鲜的水果和各种各样的零食,当我走的时候,祖姥姥的家里一定会是乱七八糟的,但祖姥姥从来不会骂我,她总是温柔地说教着我,不肯打我一毫,骂我一分。而最疼爱我的祖姥姥却是在我11岁时过世了,但我却是在那之后的三天才听到的这个消息。那一天,正下着雨,我自己一个人躲在一个角落里,听着雨,思念着我的祖姥姥。这时,我才发现,雨中有着我的祖姥姥,祖姥姥疼爱着我就如雨水疼爱着大地,祖姥姥的温柔就像是水洼中雨滴落下来所产生的涟漪,一层又一层,包裹住了我的心,也温暖了我的心。而我的心中也会永远包裹着我的祖姥姥。今年的清明,并没有下雨,但却在第二天下了一天的雨,我也在第二天躲在角落里哭着听了一天的雨。

雨声时大时小,大的时候,往往就像是天上的云在哭泣,眼泪大的雨滴淅淅沥沥地掉落在地上,只不过一会儿,地上就出现了水洼;而雨小的时候,就像是牛毛从天上落下来,打在人的脸上也很舒服。我仿佛听到大雨点在对小雨点说:“慢点儿,慢点儿,别摔疼了自己。”而小雨点却是向大雨点调皮地一笑,飞快地从天上落下来。我知道,那大雨点是我的祖姥姥,小雨点就是我。我相信,就算我以后再怎么长大,再怎么成熟,在我亲爱的祖姥姥的面前,我永远都会变成小孩子,让祖姥姥努力地疼爱我,那对我来说,是一种幸福。只可惜,我的幸福遗失了,祖姥姥也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疼爱我、关心我,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祖姥姥,永远!

忆母赋小学生作文(篇2)

清明节到了,在星期六那一天,我和妈妈乘着公交车,来到了温州科技学院,参加小记者活动中做“清明饼”。

到了三楼实验楼,找到位子坐下来。在这时,我发现桌子上有好多材料,有剁好的肉,有春笋、有咸菜、棉菜和橄子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调料和工具,比如小苏打、味精、盐、酱油、油、炒煮的锅和榨汁机。看完之后,我就特别想早一点做“清明饼”。

过了一会儿,就开始讲了,先讲讲关于清明节的一些事情。开始讲怎么制作“清明饼”。先把棉菜洗了,再剁春笋,剁细了再剁肉,然后合在一起,放入咸菜搅拌,放入锅里炒起来。

把洗好的棉菜放进煮好的开水里,等煮出颜色了,就倒进榨汁机里,榨好了就和糯米粉倒进一个大碗里,把粉和汁混在一起,再把馅夹进去,蒸一下就好了。

在蒸的过程中,我们来评比一下。最后我得到了两个礼品,拿到了一张“默契奖”奖状,我又得到了一个小礼品。

今天我好高兴,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怎么做“清明饼”,并得到了一些关于清明节的传统文化知识。

忆母赋小学生作文(篇3)

随着天气转暖,花儿开了,叶儿绿了,天地澄明,风和日轻,清明节转眼就到了眼前,想起清明节,脑海里满满温馨温情的回忆。

儿童时代,清明节的记忆与鸡蛋和秋千有关。

老家的习俗,清明节这天,不论穷富,都要给家里的孩子煮鸡蛋吃,一人两个,多者不限。我们家穷,偏偏孩子又多,我们姐弟三个,加上和姐姐只差一岁的小姑,算起来有四个小孩,最少要八个鸡蛋,这对当家主事的奶奶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自打开春鸡开始抱窝后,奶奶每天都盯着鸡屁股,每下一个蛋都会喜滋滋的收起来,攒到八个的时候,我想奶奶会长出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刚煮出来的鸡蛋暖暖的,卧在手心里,看着就那么可爱,一开始舍不得吃,用红纸染了,红彤彤的,带着一股喜庆。小朋友之间,会拿出来互相炫耀,比较,看谁的鸡蛋更大,更圆。把玩半天,实在忍不住了,便吃掉一个,另一个忍了又忍,还是没忍多久,又被我小口小口的吃掉。吃完了便眼巴巴的盯着姐姐的那份,姐姐看我可怜,再把她的那份给我,我等于一人吃了两个人的鸡蛋。我小时候就是那么馋,为了一口吃的,可以什么都不顾,没脸没皮。

老家的院子里有几颗碗口粗的榆树,奶奶拿绳子绑了,给我们做了一个简易的秋千,我们几个就在院子里争着吵着闹着荡来荡去,奶奶在一旁看着,笑而不语。一般是我和弟弟坐的多,姐姐和小姑轮流在后面推我们,姐姐只比我大三岁多,但从小就有姐姐样。大了以后,有一年清明节去大姑家里,看到她家门口的空地上也有一个小秋千,一个小男孩坐在上面,一个小女孩在后面推,我估计那小女孩肯定是小男孩的姐姐,那一刹那,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想起了自己的姐姐,一种感动油然而生,有个姐姐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比起我们小孩玩的小秋千,大人玩的大秋千就要复杂多了。我们家门口是个三叉路口,有一块三角形的空地,正适合用来荡秋千。记得离清明节还有好几天,村里好事的大人便开始张罗开了。通常是几个老者指挥着一帮青年后生,搬来打麦场压麦子的石头碌碡做底座,上面架上“门”字型的架子,四周有六根绳子从不同的方向固定住,架子上有两个铁环,绳子拴在铁环上,一个秋千就做成了。

清明节那段时间大概是人的心情最惬意,最放松的`时候。远离了冬天的严寒,脱掉了臃肿的棉袄,棉裤,人的身子一下轻快了很多,随着身体的轻快,精神也自由了,有种想放飞自己,拥抱自然的冲动,荡秋千便是宣泄这种情绪最好的方式。大人们打秋千不像我们小孩子,享受那种荡来荡去的惬意,大人们享受的更多的是那种刺激,那种从精神到肉体彻底的奔放。荡的好的人飞起来几乎可以与横梁齐平,看得人心惊肉跳。每到此时,这里便成了乡村快乐的海洋,谁都可以去试一试,一个人荡,无数人看,有叫好的,有起哄的,有相互较劲的,品头论足,笑声不断。最受欢迎的是男女组合,相对而站,轮流发力,只见两人不断蹲下起来,那情形多少有些暧昧的成分,让围观的人笑得直不起腰来。这样的组合,女的一方一般都是泼辣的、已婚的女人,未婚的姑娘恐怕都会躲得远远的,唯恐那意味深长的目光落到自己脸上。

其实,清明节荡秋千古已有之,苏东坡的蝶恋花.春景就有这样的描述,“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只不过,苏夫子描写的这位荡秋千的少女大概是生活在深宅大院里。她在春光明媚的早上,兀自打着秋千,没心没肺的笑着,却不知,她银铃般的笑声引发了墙外一位后生的相思之情,他在墙那边徘徊很久,渴望一睹姑娘芳容而不得,春潮泛滥,百爪挠心,像一只发情期的公猫。

中年以后,我每年清明节都要回老家给爷爷奶奶上坟,无数次在乡村行走,再也没见到那种高高的架在碌碡上的大秋千,即便小孩玩的小秋千也难得一见,大概,在席卷全球的物质享乐主义大潮裹挟下,即便是乡村,对这种简单质朴的,带有田园气息的运动也早已不屑一顾了吧。

中学时,清明节给我的印象是扫墓。

学校地处乡镇,距离县城的烈士陵园有十几公里,一大早就走,以班级为单位,举着红旗,列队而行,一个学校的学生怎么也有几百号人,长长的队伍可以拖得很远。行走在绿色葱茏的原野上,行走在蓝天白云下,春风鼓荡,春意盎然,人的精神格外愉悦,十几公里的路程并不觉得有多么遥远。到了那里大概十点多种,无数个学校的学生汇集到一个广场上,红旗猎猎,人头攒动,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声势自是浩大。

按照程序,先是领导讲话,然后请当年的战斗英雄讲话,最后是学生代表宣誓,代表一般选模样周正,根红苗正的,往那里一站,表情严肃,苦大仇深,声音则洪亮高亢,郎朗上口。宣誓词大概意思是,我们要牢记先烈事迹,继承先烈意志,不忘阶级斗争,誓将革命进行到底,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等等。我们因为离得比较远,只能听个大概意思,鼓了几次掌,喊了几次口号,讲话也就结束了,剩下的时间是自由活动。大家顿时如蒙大赦,作鸟兽散,烈士陵园顷刻成了儿童乐园,犄角旮旯里到处是疯跑打闹的孩子。

烈士陵园建在一高高的土丘上,翻过这座土丘,前面就是一马平川的县城,四八年解放军攻打县城时,这里成了主战场,反复拉锯多次才得手,因此,这片土丘里随处可挖出大把的子弹壳,有的已经锈迹斑斑,有的擦拭后依然黄澄澄的。后来,这些子弹壳成为我们放鞭炮的道具,将威力巨大的雷子塞在里面,点着后一声有些沉闷的轰响,子弹壳蹦起老高。

记忆最深的是上大学时的一次清明节,好像是大一,班里组织集体活动,清明节那天到英雄山野炊。为此,前一天,我们买好了猪肉,鸡蛋,蔬菜,火腿,面包、啤酒等等,借来了锅碗瓢盆,就等着去山上美餐一顿了。

第二天一早,我和七八个负责带东西的同学先行出发了,我背了一箱趵突泉啤酒,用背包带打好了,背在身上。那时去英雄山要先去工业北路粮站附近坐3路车,然后到大观园倒4路车,一路艰难前行,于中午时分终于到达了英雄山。

我们出来时天下着毛毛细雨,下车时成了中雨,等冒雨爬到山顶集合地点,雨突然停了。我们七八个人分头行动,有的去捡干燥点的枯枝树叶,有的去找砖头石块架锅垒灶,有的去找稍微平整点的地方摆放案板,万事俱备,就等着大部队的到来。谁知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望眼欲穿,快两点了,别说人影,鬼影都不见一个。估计是看着天下雨,这帮懒虫都不来了。这时,忙活了一上午,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我们几个一合计,再等下去也是徒劳,背回去对不起我们一上午的奔波劳碌,干脆吃了算了。

于是,我们开始生火做饭,七八个人各有分工,会炒菜的当大厨,手脚麻利的切菜,啥都不会的当火头军,一通忙活下来,居然也搞得像模像样。因为是三十多个人的口粮,七八人吃,肯定是绰绰有余。肉足有六七斤,火腿好几块,啤酒整整两箱,这对我们这些平时碗里有块肥肉都要窃喜半天的穷学生来说,无异于满汉全席了,那真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眼角眉梢全是喜啊。肉是五花肉,切成大块,劲道,饱满,咬一口满嘴流油,浓香四溢;酒是易拉罐装的,打开后丝丝冒气。我们几个大块吃肉,大口喝酒,那感觉仿佛不是在英雄山,而是在梁山泊忠义堂群雄聚首,结结实实过了一把好汉瘾。

不知过了多久,天渐渐暗了下来,我们都有了些醉意朦胧,此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一切都在晃动。天依旧阴沉,但雨是彻底停了,空气中氤氲着饱和的水汽,潮湿而清新,松林中有一种青草的味道,有一种酥软的土壤的味道,好闻极了,我们一行人踉踉跄跄、相互扶携着蹒跚下山。

等回到学校,已是华灯齐放,月上柳梢头了。

忆母赋小学生作文(篇4)

在母亲节来临之季,我怀着万分思念的心情回忆己经离开我们六年的母亲。母亲是一个平凡而又极不平凡的人,她具有中国妇女所具备的一切美德,她勤劳,艰辛,相夫教子,睿智,具有爱心,而且十分大度,随和待人,确有大家风范。

我们永远忘不掉为了孩子为了家,起早贪黑为人洗衣服,扎毛刷劳心费力晡⒈」ぷ恃活我们,困难时期上山挖药材,荒茔种庄稼,渴了喝凉水,累了就地睡一觉,和天下的妈妈一样,为了孩子为了家,吃遍千般苦,受尽万样罪。她不仅能吃苦,而且还特别聪明,没有文化的她,靠着勤奋,靠着睿智,毕业于榆次秀珍缝纫学校,扫盲学拼音,上午是学生,下午就做先生,靠着坚韧脱了文盲帽子,成为能读书看报,能写会算的新女性。

她为人大度,与人为善,无论对家人或朋友总是自己有一尺就能给你二个五寸看见谁都比自己苦,能为任何人付出。她不嫌弃犯错的人,也不巴结“有本事”的`人,不卑不亢,不计前嫌,不占便宜。

母亲离开我们,但我知道一个伟大女性将留给她的后代的是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是终生受用的又一种财富。

在她离开我们时众多的送葬人群,辆,花圈,哭声说明了一切,我们不忍您的离去,我们永远怀念您,母亲节思念母亲,愿天下母亲幸福安康。

忆母赋小学生作文(篇5)

临窗遥望兮,情乱而意徨,飞鸟舞天光兮,影残而心伤,清风弄倩影兮,碧树亦零芳,青云掩寒月兮,菲花亦断肠。寒窗凌丝雨兮,归燕栖庭树,凋尘染碧阶兮,柔情似飘雪,回风拂流水兮,群芳舞华裳,青草依繁花兮,晴翠伴花殇。佳期醉空梦兮,芳菲靥斜阳,情憔而心悴兮,澄影欲花黄,谷映而山鸣兮,花泣而悲廖,呜咽凛寒澜兮,婆娑亦斐啜。玉碎懹凋磐兮,裴晗悲绸缪,樾漾霏涣凄兮,寥寥妨苑鸿,萧瑟亦悱恻兮,昧菡醉焕影,芳尘敛飞花兮,花溅恋枫翡。

情铄碧瑰奕兮,芳华嵌灿鸾。偕乘奔御风兮,慈母去异乡,恋母而无计兮,时令盼归凉,行装亦缎薐兮,情谊阮包藏,泪断萧情殇兮,水泣而花残。云影灿斜阳兮,彩霞缀天煌,忆母而无望兮,叶零而花凋,姌莲而无言兮,欲醉不成欢,遥思而忘情兮,何日能还归。

虽恋仍拭泪兮,分离亦铿锵,虽忆仍欢颜兮,含泪沾襟裳,虽思仍菲卉兮,母子欲相聚,虽念仍噫坚兮,璧合愿珠联。情遥而忆远兮,情真而意切,思恋如碧水兮,东流怨无悔,群山齐呜咽兮,长空铭柔云,其愿如铁石兮,任沧海桑田。惶惑无箴言兮,念高山流水,恋情缘无艳辉兮,翌日久天长!

忆母赋小学生作文(篇6)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看着你慈祥的笑颜定格在一张冷冰冰的相片里,我心中说不尽的难过。又是一年的清明,奶奶,让我为您扫扫墓吧……

天公,您是不是也感到悲伤,是不是也为那些逝去的人而落泪?雨,淅淅沥沥,和着风声,像一个人在嘤嘤哭泣。我抱着沉甸甸的祭品,跑去找您,在哪朦胧的一寸天地间,我仿佛看到了您,奶奶。您在对我笑呢!我追上几步,眼前,有的只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面,奶奶,在里面。好想哭,真的。

轻轻的为您献上一束万寿菊,奶奶,看到了吗?多么美丽的花呀!您不是最喜欢花了吗?悄悄告诉您,奶奶,您笑起来如花一般美丽。掏出几个桔子,精心的剥开皮,呈到您的面前。哦,奶奶,以前可都是您剥桔子给我吃呢。拿出抹布,缓缓的为您擦去墓碑上的泥泞。嘿!多干净!划着火柴,点燃一张黄纸,放到盆子中。您的笑颜浮现在我的眼前。“哗”,灭了,熄灭了,您也消失在了雨丝之中。又划着火柴,点燃一身纸衣,这穿上一定很暖和。我又一次看见了您,奶奶!嘿!我真想安徒生爷爷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呢!以为划着火柴就会得到一切想得到的东西,一切想见到的人。事实上,逝去的再也回不来了……

忆母赋小学生作文(篇7)

今年的清明又恰逢周末,妻子早起来煮好了十多个鸡蛋,就连一向喜欢赖床的儿子也耐不住了,起床后吵着嚷着的非要和我“杠鸡蛋”玩。窗外天气晴好,于是一家三口决定去公园欣赏春的景色。公园里桃红梨白,游人如织,儿子也欢呼雀跃的蹦着跳着。看着眼前的这一切,不由得勾起了记忆里的清明。

记忆里的清明,是少不了鸡蛋的。每年的清明,母亲已经早早的煮好了鸡蛋,并且用红色或者绿色的染料把鸡蛋染好。这一天似乎成了孩子们的节日,耐不住性子的我胡乱的吃几口饭,然后迫不及待的抓起几个染好颜色还带着丝丝余温的鸡蛋,往外跑去。三三两两的小伙伴们凑在一起,每个人都会有几个鸡蛋,只不过是大小不一,颜色不同而已。两人一组,手持鸡蛋开始“杠”了起来。“杠”是临沂地区的.方言字,读四声,大致是普通话里碰和抵合在一起的意思。“杠鸡蛋”说起来很简单,两个人都拿着鸡蛋尖的一头,然后用力的“杠”。一下、两下,谁的鸡蛋先破了,谁就输了。赢了的趾高气扬了起来,像是打了胜仗的将军,输了的则就躲到一边,嘴里还不忘说一句:我还有更厉害的。三两下把鸡蛋皮剥掉,吸一下流出的鼻涕,即使是脏兮兮的手指在雪白的鸡蛋清上印出了黑黑的手印也不在意,几口吃完鸡蛋,顾不得细细的咀嚼下咽,手里拿出新鸡蛋,嘴里含糊不清的喊道:我来了。如果这一天还要上学的话,那也没关系,课间的十分钟就足够了。

记忆里的清明,是少不了杨柳枝的。父亲早早的把柳枝或者松枝插在门的两侧。这个风俗是如何来的,父亲也解释不了,只知道这是从老辈子上传下来的风俗而已,这不是年幼的我们所关心的,我们更关心谁的柳哨更响。做柳哨最好的材料当然是柳枝了,杨树枝也可以,榆树枝也好,最不济的就是松枝了。做好的柳哨三五公分长最好,再长一些也行,如果太长的话就不好了,吹起来太累。柳哨只能吹出:“卟、卟、卟???”的单调声音,小伙伴们在一起比的就是谁的柳哨吹得更响。有时候,几个人排成一队,一边走,一边吹,那一刻的我们似乎吹的不是柳哨,而是在演奏贝多芬、肖邦或者莫扎特的作品。

记忆里的清明,也是少不了踏青的。舒适宜人的温度,柔和的春风,如果再约上心爱的她,想起来也是一种向往的快乐。那年那月,那一段情,那一个姑娘,也是一个天气晴好的清明,我约她去爬山。山不是很高,我们也没有爬到山顶,就在半山腰的一块巨石边上,我用初吻夺走了她的初吻,娇羞的脸上腾起了一片红晕,看的我都痴呆了。也曾信誓旦旦,也曾花前月下,青涩的我们最终没有走到一起,现在想来,是自己太过于任性了,把那一份纯真的爱情埋葬在了春天里,随着岁月的长河已经飘逝远去。

忆母赋小学生作文(篇8)

十三年前的清明节,学校组织我们到烈士公墓扫完墓回到学校,经过门房的时候门卫大叔将我的一封家书递到了我的心里。信封上依旧是父亲浑圆而有力的字迹,这样的家书我每月至少会收到两封,大都是母亲催促父亲对我问寒问暖的话语。于是随手塞进衣袋里,下午忙着征集社团的爱好者关于清明节的主题文艺作品,回到宿舍已是深夜。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时候才想起父亲的家信来,坐起身轻点蜡烛,仔细的读了起来。

父亲在信中说,盲爷在农历二十号那天病故了。这是我离开家到省城求学以来听到最惊天的消息。盲爷,那个看着我长大的盲爷,竟然离我而去了。我躺在床上,不知觉两眼的泪水纵下。父亲说,盲爷亡故前没有任何的征兆,母亲去了一次爷爷家,盲爷还说很想我,还说梦里梦到过我呢。我已读不下去了,眼睛变得很模糊……

自从我能记事起,盲爷的眼睛就已经看不清了。盲爷与我的外公是亲兄弟,因为眼睛看不见,一直跟着外公一起生活。我曾经问过外公关于盲爷眼睛为何看不清什物的由头,外公并没有告诉过我,外婆更不清楚。村子里与盲爷年纪相仿的老人也没有人能说得清。后来还是父亲告诉我“实际”的原因。那次我与表弟去河里游水,从河里上到岸上时我们发现表弟的脚上粘着一条长长的水蛭,吓得表弟哭闹不止。父亲在这个时候告诉我盲爷的眼睛是被水蛭弄瞎的,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敢下河玩水了。现在想起,父亲告诉我们的“实际”并不是真实,而是吓唬我们这些调皮的小孩子罢了。

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那一年,我便出生了。我的出生对于父母而言喜忧过半。喜的是得了一子,忧的是父母亲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光景落在别人的后面。好在我的父母是同一个村庄的,不能下田干活的盲爷成了我的“保姆”。父母每天下田时将我抱到外公家,塞到盲爷的怀里。我是盲爷的怀里长大,表弟和表妹还有我的两个妹妹也都是盲爷的怀里长大。陕甘两地的人把“哄”小孩子称之为“搞摸”,于是我们都喜欢叫盲爷为“搞爷”,意思为“搞摸我们长大的爷爷”。

那时,躺在盲爷温暖的怀里,听着盲爷给我们唱道一首又一首的童谣。我以前会很多童谣,都是从盲爷那时学会的,只不过时间久了,大多已经遗忘开了,至今只记得童谣里的片言碎语:

打花花手,卖凉酒。凉酒高,闪闪腰。腰里别了个黄连刀。割黄草,喂皇马。把皇马喂的壮壮的,老娘骑上告状去。告的撒状,告的扁担状。扁担不会担水,一担一个鸡嘴。鸡嘴不会掏辣辣,一掏一个瞎妈妈。瞎妈妈不会养娃娃,一养一个瞎大大。瞎大大不会耕地,一耕一个大冷屁。

娃娃乖,睡觉觉。睡着醒来要馍馍,馍馍哪,猫吃了。猫哪,上山了。山哪,雪盖了。雪哪,消水了。水哪,和泥了。泥哪,漫墙了。墙哪,……

这些西北地区流传甚广的童谣,在盲爷苍老的声音下伴着我成长,从他的怀里挣脱了开来。我摸着壁墙行走时,表弟又被塞到了盲爷的怀里。一直到我了上初中,原本想我们兄妹们长大了,盲爷就会轻松一点,至少我们是不会讨搅他了。可没有想到的是,嫁了人的表姐这时候把她的孩子又塞到了盲爷的怀里。盲爷笑着对她说:“我抱大了你,抱大了你们兄弟姐妹,现在又要抱你们的孩子了。嘿嘿,这孩子跟你们小时候一样调皮。”盲爷笑着,笑得很开心。

没有我们在他身边吵闹的日子,盲爷说他的生活只能用度日如年来形容。盲爷说:“被你们吵习惯了,白天晚上都是一个人,觉得失去了很多。”

我离开家乡要到外地求学,盲爷说要送送我。他的这一提议立即遭到了外公外婆的反对:“你连咱家的院子都没有离开过,别去了。”盲爷拉着我的手,我感觉到他的手在颤抖,温暖而光滑的手像是捧着我至宝一样慢慢地抚摸着我的脸庞,好像要把我的脸刻在他的脑海里一般。

第一次放假回家,盲爷嘱咐我母亲让我一回家就到我外公家看看他,他说他太想念我了。

那是我和盲爷第一次分开那么久。而我那时见到盲爷时发现他的头发开始变得花白了,胡须也是花白的。盲爷的胡须短而刚劲,记忆中盲爷总是用他那钢针般的短须“扎”我们的.脸与脖颈,我们总会用稚嫩的小手边推着盲爷的下巴边嘻嘻呵呵地笑着。

盲爷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的听力却非常惊人。我们兄妹在一起时,时常捏着自己的鼻子或者捂着嘴发着声让盲爷猜猜是哪一个。不管我们怎么“伪装”,总是骗不了盲爷的耳朵。盲爷说:“你们是我抱大的,你们发什么样的声音我都能分得清。”

我们慢慢地长大,而盲爷却渐渐变老。我时常看到盲爷在严寒的冬天穿着一件羊皮大袄,躬着身拐着他那根永不离于的拐杖,独自摸索着到了牛圈——那个人畜合一房间。那时日子过得紧,外公在牛圈里给盲爷设了一蹲火炕。盲爷吃完饭替外婆洗了锅碗,自己烧了火炕就独自睡去了。听外公说,盲爷半夜还会起身给他房间里的牲口们加夜草呢。

那天,盲爷睡在半夜感觉到火炕有点冷,下了炕给牲口添了夜草,推开房门到了烧火炕的地方,蹲下身子往火炕里加了点麦秸,顺手摸到了火柴盒,轻轻抽开盒子,取出一只火柴,摸着火柴头,捏着火柴要划起来。然而,火柴并没有划着,盲爷失望地“唉”了一声。谁也不会想去,那一声却是盲爷离开人世的最后的叹息。

外公天还没有亮要去山下挑水,走到院子里才发现盲爷依旧蹲在火炕填柴的地方。外公叫了一声盲爷的名字,盲爷一动不动。外公跑到盲爷的身边,发现盲爷早已咽了气。

又是一个清明,不知觉中怀念起我的盲爷来。盲爷给我了我们无限的疼爱,我们却没有机会报答他。家乡的山花正艳,绿意装扮着冰封了一个冬天的枝头,盲爷静静地躺着,没有人去吵闹他。而此时,我的睛睛又开始变得模糊起来,耳边依旧响着盲爷教给我的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