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稿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小学作文 > 导航

杜甫的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1-05

相关推荐

杜甫的观后感系列10篇。

作文稿小编为你整理了以下的“杜甫的观后感”。如何撰写作品名观后感来分享自己的心得与感悟呢?人的一生总是需要去观赏一些优秀作品去提高自己,陶冶情操的同时让我们产生自己的感悟。 将收获总结成观后感,更有助于深入理解,观后感结合自身的真情实感可以增强我们对电影本身的记忆,有幸能够为大家提供帮助希望我的文章对你有所裨益!

杜甫的观后感(篇1)

昨天到今天,他在漂泊。今天到明天,他注定还要漂泊。一颗孤单的心灵漂泊到了每一处大唐角落,处处留下他艰难的脚印。一路走来,他步履蹒跚;一路走来,他踉踉跄跄;一路走来,他孤苦、伶仃、落寞。他活得太忧太愁,可我依然从心底对他产生敬佩之情《登高》让我心里涌起万丈波澜

一路走来,他虽无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感慨,没有李白的潇洒,可他何尝不活得充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他受尽苦难,饱尝人间辛酸。半聋、偏瘫、肺病,这些全让他一人肩负,他太不幸。可他并未放弃,无论何时,心系祖国、心系百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在自然中,每个人都很渺小,杜甫亦然。在空中徘徊,寻家的鸟儿正如杜甫,可杜甫却连家在哪儿也不知道,谈何寻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盘旋在空中,要归落了。可对杜甫他该归到哪儿?对他,无法让人高呼:落叶归根喽在哪个悲凉的秋天,杜甫的生命也达到了秋天,让人心中撩起一股无名的感觉――是同情,是悲,我也分辨不清。我只明白,杜甫真的很苦,如果说李白为中国文学有很大的影响,那杜甫何尝不是,没有杜甫,谁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谁控诉: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一路走来,历尽艰难,可他不悔。我一路走去,也会永不言败。不论悲苦,定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在孤单中保持一份快乐,在困难中拥有一种坚强,也许我不会走的像他一样难、苦、悲。

杜甫的观后感(篇2)

他的一生,如大海的波涛,起伏交织,悲欢交错;他的一生,似满天的星辰,每一颗璀璨的星子都是他为后人留下的不朽诗篇。

杜甫,这位中华民族的诗圣,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永不泯灭的光芒,至今仍使我为他那艰苦的仕途、卓越的诗才与伟大的人格所叹服。

(一)叹仕途

杜甫在仕途之路上是矛盾坎坷的。出身在一个再典型不过的儒教家庭的他从小就在心中立下了忠君报国之志的种子。在年少时出口便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名句。可是,现实总不似理想之美好。746年,杜甫初至长安。那时玄宗已开始贪图享乐,政治也变得腐化。天子任用口腹蜜剑的李林甫,于是李林甫便趁机暗算了一大批开元之间的贤臣,甚至连赶考的文人志士也不放过。杜甫在749-752年的考试中屡屡落榜科举之路行不通,他只得转贵权门、投赠干谒等,但终无所获。客居长安十年,他奔走献赋,郁郁不能志,过着失意贫困的生活,举进上不中第,困长安。不仅如此,在安史之乱后期,杜甫凭借与房绾的关系,在肃宗旁任左拾遗。在他任职期间,他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可又因官场黑暗无法发出,终究闷郁不乐:每愁悔吝作,如觉天地窄。最终,于758年,被卷入党争的他走出皇城之门,从此他的仕途也画上了句号。

在时光中,我似乎看见了一个心灰意冷的背影,在金门前发出了无奈的感慨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好几次,在读到如此一个雄才大略的诗圣竟屡屡在朝中碰壁,遭受排挤,一缕同情与惋惜之感都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我害怕杜甫会因自己失败而又悲惨的仕途所击倒,但他终究是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和对祖国无比的热爱活了下来。杜甫,于逆境之中逆流而上,于艰难之中不该其志。在经历挫折时一次次的振作了起来,又重新拾起勇气向前迈去。这种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辛亥革命时期无数革命志士克服险阻推翻封建帝制、抗日战争时期无数英雄儿女奔赴战场以身报国、建国初期无数基层工作者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最终建立起富强美丽的新中国我将努力学习这种精神,上下而求索。

只不过,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已成为成一位颓然落魄的中年。十二年造就了什么?无非是使杜甫心志成熟,使他思想升华,使他褪去了年少的稚气与英气,使他开始摒弃官场、转向生活、面对人民。也只是在这样的境地,杜甫才认清了官场的黑暗,洞察了人间冷暖,其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身份才真正显露出来。暴风雨之后,彩虹才会显现;仕途断绝之后,诗圣的灵魂即将觉醒

(二) 叹诗才

年少时的杜甫就才华横溢,在齐鲁一带漫游时随口吟诵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这份才华一直伴随着他,即使在仕途受挫乃至断绝之后,它仍然没有消散,并随着杜甫与底层人民和社会的接触,变得越来越有深度与厚度。

他的诗不仅风格多样、沉郁顿挫,更可贵的是,他的语言都是最质朴不过的词藻,却能获得最震撼感人的效果没有人能超越他那平朴的文字里真挚强烈豪放淋漓的抒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昂扬奋发,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胸怀阔大,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思念之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深刻批判,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孤独叹慨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的格律之工整、对仗之整齐、语言之平实、情感之浓烈令人叹为观止。

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三吏三别《兵车行》《北征》以及七律之冠《登高》。他的律诗千秋无匹,也证实了自己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誓言。我被他那卓越的诗才所惊叹,甚至觉得古今中外再无一人能达到这种境界了;然而更让我感动的是他的人格,毕竟,这些空前绝后的诗句,来自于对人民的热爱

(三)叹人格

杜诗的伟大造诣源自于杜甫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杜甫关心人民疾苦,将这份内心的震感扬于诗中,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凝结成一篇篇血泪的诗篇,惊天地、泣鬼神。同时他又无比热爱祖国。在国家灾难日渐深重人民痛苦日渐加深的情况下,他总是寄希望于统治者,但荒淫无度的皇帝又怎会关心人民?于是在一次次的矛盾与痛苦之中,杜甫对玄宗,肃宗彻底失望了。虽说儒家出身的杜甫不可能怀疑封建帝制的合理性,但他那忧国忧民的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十分同情底层人民,不希望他们因兵役与纳粮而家破人亡;另一方面,为了维护祖国的安全,却又不得不这么做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在他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也许是那个时代文人志士所能达到的最深刻的思想了!这种伟大人格,难道不值得赞叹吗?

这才是真正的爱国精神!爱国就是热爱祖国并愿意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精神。它同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杜甫以身作则,践行了这种精神,我们在生活之中也要如此,无论处于什么境地都不能放弃对国家的热爱,都要为之奉献一切。我想,如果人人都有诗圣杜甫这种伟大精神,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指日可待了!

杜甫确实是诗圣:他一生热爱祖国,寄望于皇帝,他一生关心人民,用血与泪铸成感人肺腑的诗篇,他直面现实,从不消极避世;他才华横溢,写尽五律、七律我钦佩杜甫、崇敬杜甫、赞美杜甫、歌颂杜甫!杜甫的坎坷仕途教会了我要敢于面对挫折、迎难而上,不能被困难击倒,而要将其转化为生活中不竭的动力;杜甫的卓越诗才告诉了我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不能脱离实际,而应贴近生活,一步一步踏实做起;杜甫的伟大人格更是在向我昭示一个道理:要永远热爱自己的祖国、关心身边的人民。杜甫,宛如一座伟大的丰碑,令后人瞻仰学习,也激励着我不断向前

他仿佛端坐于草堂前那长长的背影,似在书写着永不磨灭的光芒!

杜甫的观后感(篇3)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读后感

原创: 李文越

少年时代,虽失母爱,豪情的杜甫:"诗是吾家事,吾祖诗冠古。"

青年时代,历时十年漫游。他说: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流。杜甫似乎没有得到任何达官贵人的推荐。他自己则满怀信心,认为凭借自己的实力完全可以轻松取得进士。

中年时代,开元二十九年(741),杜甫结束了10年的漫游,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巩县。陆浑山庄距离洛阳较近,杜甫经常从这里前往洛阳,去拜访洛阳的名士和诗人等,希望能通过他们的帮助和举荐,在政治上找到出路。他成熟了。

事实上,在后来人生的道路上,杜甫身上的傲然骨气虽然迫于现实的各种压力不在溢于言表,但却始终未曾磨灭。

开元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些比较正直、耿介、有才华的人士,几乎没有一个不遭受李林甫的暗算与陷害的。杜甫所推崇的张九龄、严挺之等人,都被他排挤,被迫离开京师,不久便先后死去;惊赏李白的天才、相与金龟换酒的贺知章也上疏请度为道士,归还乡里;随后,李邕在北海太守的任上也被李林甫派出的特务杀害……等他与长安的现实渐渐接触后,他的豪放情绪便逐渐有所收敛了。

一个陷阱:全国大规模的招贤考试竟然没有一个人被选上。原来,这只是一场阴谋而已。一场考试下来,没有一个中第,这就是"野无遗贤".也就是说,有才能的、该选的,早都被选上来了,山野间已经没有贤人可选了。那充满朝气的浪漫的壮年时代已经离他远去,凄凉、落魄、感受生活困境的中年时代提前到来了。考试落榜后,杜甫在长安的生活也日渐穷困落魄。为维持生活,他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充作几个贵族府邸中的"宾客"——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一点星光:这是杜甫在长安10年中最为炫耀的一个时期。他在一天之内便声名大噪,考试时,集贤院里的学士们都围绕着观看他。杜甫在回忆当时的盛景时这样写到: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可是,这一幸运转瞬间便过去了。考核完后,杜甫兴致勃勃地等候分发,结果却永无下文。当然,这也是李林甫在从中作祟。

从天子到谏臣,凡是一个书生所能想到的办法,杜甫都试过了,但却没有起到一点效果。偌大的一个朝廷,竟然没有一处诗人的安身之地。

一次打击:他那还未满周岁的小儿子刚刚饿死了!志士仁人莫怨嗟,古来才大难为用。——(唐)杜甫

携家留亡时代:唐肃宗见到杜甫后,对杜甫的行为颇为赞许。757年5月16日,肃宗授予杜甫左拾遗官职。杜甫为人正直,处世公正,但他的至诚至爱不但没有得到肯定和赞许,反而还给自己招来了祸患,这让他无论如何都想不通。这个令他遗恨的问题,也一直缠绕了他很多年。晚年时期,他在《祭故相国清河房公文》和《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等诗中,都一再提及此事,称自己"伏奏无成,终身愧耻".但是他从一个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诗人的岗位上来。杜甫当时是完全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了朝廷的昏庸与黑暗。

文字伴他一生,只有在写诗的时候,诗人杜甫才能暂时忘记愁闷、哀伤、思念,才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栖身的快乐之地。然而,也因为写诗,诗人才会比其他同样沉浸于痛苦中的人更加痛苦,创作逼着他一遍一遍地咀嚼着伤痛——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依然没有放弃他作为一个诗人的社会责任,依然在不断反映人民的生活。他说,他老年看花,模糊不清,好像在雾里观看一般,但他看到湘江一带人民的痛苦,却看得与从前一样清晰。

杜甫当时在除了肺病、疟疾、头风、糖尿病之外,又新添了一病——右臂瘫痪,故而只能用左手写字了——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杜甫一生共写过三首《望岳》,这三首诗也清晰地记录了他的思想历程。第一首是望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中是无神的;第二首是望华山,"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仕途不顺,诗人要向神讨教讨教;这一首是对衡岳神提出质疑,何以久享牲璧而不降福于人?由无神到问神,再到疑神,标志着杜甫由青年时期的浪漫、到中年时期的困惑、再到晚年时期的清醒这三步历程。

说到杜甫,不得不提李白。因为李白可以说是杜甫的梦想中的生活。杜甫对凡俗平庸的"俗物"极为轻视,他向往的是勇敢向前、奋发向上、快意豪放的英雄生活。他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天宝三年(744)的春夏之交,杜甫在洛阳第一次遇到了大诗人李白。当时,李白44岁,杜甫33岁。天宝三年秋,两人一起辞别洛阳,渡过波涛汹涌的黄河,到王屋山去拜访著名道士华盖君。745年,李邕从孙李之芳出任齐州司马。这年夏天,出任北海太守的李邕也来到齐州,早已彼此闻名的李邕与杜甫老少两人终于见面了。临别时,李白送给杜甫一首诗:醉别复几月?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还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在长安时,杜甫说"白也诗无敌";在秦州时,他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成都时,他说李白"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再也不说李白的诗只像阴铿了。

背负的才名越盛,承受的苦难也越多。或许谁的人生都是这样,人生实苦,自得其乐。

杜甫的观后感(篇4)

杜甫,唐代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唐朝有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

翻开《杜甫传》,随着杜甫的视角看看那由盛转衰的大唐,看看那世道的昏庸与无常,人心的诡秘莫测。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的一生是苦难的的,又是漂泊不定的,但并不否认杜甫的乐观与坚强。开元时,杜甫二十多岁正年轻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渴望名利,多次应试,在长安考了十年,却又无功而返。

这时已经是盛唐之末,爆发了安史之乱,诗人也被卷入其中,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

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的苦难并无结束,反倒是更加痛苦,这时正值唐肃宗期间,杜甫是给唐肃宗进谏的官员,杜甫因语言气势过盛惹得肃宗勃然大怒,将杜甫贬至四川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在四川的这段时间,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包含着他一身的苦难与期盼。

终于,历经世上事事,在公元770年,杜甫在一叶孤独的扁舟上逝世,59岁的杜甫就这样孤独的飘离人间。

杜甫的观后感(篇5)

原创: 李文越

少年时代,虽失母爱,豪情的杜甫:"诗是吾家事,吾祖诗冠古。"

青年时代,历时十年漫游。他说: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流。杜甫似乎没有得到任何达官贵人的推荐。他自己则满怀信心,认为凭借自己的实力完全可以轻松取得进士。

中年时,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杜甫结束了十年的游历,回到了家乡巩县。陆浑山庄离洛阳很近。杜甫经常从这里前往洛阳,看往洛阳的名人和诗人,希望通过他们的帮助和推荐,在政治上找到出路。他成熟了。

事实上,在后来人生的道路上,杜甫身上的傲然骨气虽然迫于现实的各种压力不在溢于言表,但却始终未曾磨灭。

开元时代剩下的几个比较正直、诚实、有才华的人,很少有人不受李林甫的阴谋和陷害。杜甫所推崇的张九龄、严挺之等人,都被他排挤,被迫离开京师,不久便先后死去;惊赏李白的天才、相与金龟换酒的贺知章也上疏请度为道士,归还乡里;随后,李邕在北海太守的任上也被李林甫派出的特务杀害……等他与长安的现实渐渐接触后,他的豪放情绪便逐渐有所收敛了。

一个陷阱:在全国大规模的人才招聘考试中,没有人入选。原来,这只是一场阴谋而已。

一场考试下来,没有一个中第,这就是"野无遗贤".也就是说,有才能的、该选的,早都被选上来了,山野间已经没有贤人可选了。那充满朝气的浪漫的壮年时代已经离他远去,凄凉、落魄、感受生活困境的中年时代提前到来了。

考试不及格后,杜甫在长安的生活越来越贫困。为维持生活,他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充作几个贵族府邸中的"宾客"——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星光点点:这是杜甫在长安十年中最引人注目的时期。他在一天之内便声名大噪,考试时,集贤院里的学士们都围绕着**他。

杜甫在回忆当时的盛景时这样写到: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

可是,这一幸运转瞬间便过去了。考核完后,杜甫兴致勃勃地等候分发,结果却永无下文。当然,这也是李林甫在从中作祟。

从天子到谏臣,凡是一个书生所能想到的办法,杜甫都试过了,但却没有起到一点效果。偌大的一个朝廷,竟然没有一处诗人的安身之地。

一拳:他还不到一岁的小儿子刚刚饿死!志士仁人莫怨嗟,古来才大难为用。——(唐)杜甫

携家留亡时代:唐肃宗见到杜甫后,对杜甫的行为颇为赞许。757年5月16日,肃宗授予杜甫收藏文物的官职。

杜甫是正直公正的,但他的至爱并没有得到肯定和赞扬,反而给自己带来了灾难,这让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思考。他讨厌的问题也困绕了他许多年。晚年时期,他在《祭故相国清河房公文》和《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等诗中,都一再提及此事,称自己"伏奏无成,终身愧耻".

但他从皇帝的大臣回到了人民诗人的位置。当时,杜甫完全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暴露了朝廷的愚昧和黑暗。

文字伴他一生,只有在写诗的时候,诗人杜甫才能暂时忘记愁闷、哀伤、思念,才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栖身的快乐之地。然而,也因为写诗,诗人才会比其他同样沉浸于痛苦中的人更加痛苦,创作逼着他一遍一遍地咀嚼着伤痛——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仍然没有放弃诗人的社会责任,仍然反映着人民的生活。

他说,他老年看花,模糊不清,好像在雾里**一般,但他看到湘江一带人民的痛苦,却看得与从前一样清晰。

当时,杜甫除了肺病、疟疾、顶风、糖尿病外,还有一种新病:右臂瘫痪,只能用左手写字。他在痛苦的东西方游荡,右臂半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杜甫一生共写过三首《望岳》,这三首诗也清晰地记录了他的思想历程。第一个是望泰山,“它会在凌绝山的山顶上看小山。“诗中无神,二是望华山。”秋风吹过,高寻问白帝真正的出处。

"仕途不顺,诗人要向神讨教讨教;这一首是对衡岳神提出质疑,何以久享牲璧而不降福于人?从无神求神,到怀疑神,标志着杜甫从青年时期的浪漫、中年时期的迷茫、晚年的清醒,经历了三个阶段。

说到杜甫,不得不提李白。因为李白可以说是杜甫的梦想中的生活。杜甫对凡俗平庸的"俗物"极为轻视,他向往的是勇敢向前、奋发向上、快意豪放的英雄生活。

他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744年春夏之交,杜甫在洛阳第一次见到了伟大的诗人李白。当时,李白44岁,杜甫33岁。天宝三年秋,他们一起离开洛阳,渡过汹涌的黄河,来到王屋山,拜访著名道士华盖君。

745年,李邕从孙李之芳出任齐州司马。这年夏天,出任北海太守的李邕也来到齐州,早已彼此闻名的李邕与杜甫老少两人终于见面了。临别时,李白送给杜甫一首诗:

醉别复几月?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还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在长安,杜甫说“白也诗无敌”;在秦州,杜甫说李白的“笔落风雨飘摇,诗成鬼魂”;在成都,杜甫说李白的“千灵诗,一杯酒飘”,不再说李白的诗就像阴铿。

背负的才名越盛,承受的苦难也越多。或许谁的人生都是这样,人生实苦,自得其乐。

杜甫的观后感(篇6)

观看纪录片《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后,我重新审视了这位伟大诗人的一生和作品,深受震撼和感悟。杜甫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刻的思想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这部纪录片将杜甫的一生和诗作展现在观众面前,我被他的坎坷经历和真挚情感所打动,对于他的诗歌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纪录片生动地呈现了杜甫的人生经历。杜甫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却饱受贫困和逆境的折磨。他身经百战,历经庐山、秦岭和蜀道等地的艰难考验,深刻体验了世间的疾苦和艰辛。他面对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动荡,内心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忧虑溢于言表。纪录片通过描绘这些历史背景和杜甫的人生轨迹,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他的命运多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其次,纪录片精彩地展示了杜甫的诗歌才华。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杜甫的诗作以其众多的主题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闻名于世。他的诗中承载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充满了深刻的触动和对于人性的关怀。他的诗以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真挚的感情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杜甫诗歌的普世价值和深入人心的感召力在纪录片中得到了有力的印证,让观众更加深入地领略到了这位伟大诗人的诗歌世界。

纪录片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历史考证,再现了杜甫的社会背景和创作环境。观看纪录片,我深刻地认识到杜甫的诗歌承载了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忧患,他时刻为国家和人民的疾苦而担忧。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杜甫用他的诗歌渲染出一幅幅社会画卷,表达出他对于时势的深切触动和思索。这些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真挚深刻的情感,感染和激励着无数的读者,成为了他走进人们心中的永不磨灭的印记。

最后,纪录片中展示了杜甫的文化影响和艺术价值。杜甫的诗词卓尔不群,他对于语言的驾驭和修辞的运用,达到了极致的境界。他的作品不仅流传于华夏大地,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和艺术创作。他的诗歌传递了深度的人文关怀和文化自觉,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录片通过解读和赏析这些诗作,让观众更深入地领悟到了杜甫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在观看纪录片《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后,我对于杜甫的人生和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是一位具有伟大胸怀和卓越才华的诗人,他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部纪录片生动地展现了杜甫的人生轨迹和诗歌魅力,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他的一生和作品的伟大魅力。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不仅对于杜甫的人生和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诗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杜甫的观后感(篇7)

我读过的第一首杜甫的诗,是《梦李白.其二》,那时我只有三岁。现在虽然依稀记得其中“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等诗句,然而其中的深意,十多年来我从未**过。

传记通常被评价得更客观,相对较少**和偏见。世人对于喜爱之物或是人,常多褒少贬,故而多年来我所听说的杜甫,已经不再是“诗圣”,而是一个真正的“圣人”,或是“神人”,他超脱于世,比君王更懂百姓,他才高八斗,他不慕名利……

然而在传记里,我所看到的,是一个真正的“诗圣”,而不是圣人或是神人,他曾走过的那年那月,有着一个普通人的艰辛困苦,他所期望的功名利禄,是凡夫俗子所追求的浮华。但是他的诗,却是在平淡艰苦的生活中最为与众不同的亮点。

情随事迁,他的诗,随着他生活的欢喜悲忧而千变万幻,而他的生活实在太艰苦,以至于他的诗,无论如何总笼罩着一层布满忧伤的细纱,剪不断、理还乱。他与世人分享喜悦的诗,寥寥无几。

中年的杜甫,可能是到了他此生最忧郁的时候,忧郁到他都不愿意生男孩,我记得自己在《兵车行》里见过的诗句:“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读了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在那样战乱的年代,他甚至“不重生男重生女”,却不是像普通人那样,受杨贵妃被宠的影响,为了靠女儿的美艳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他虽颇有抱负,但他只是一个忧心忡忡的父亲,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上战场送死的父亲!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更加思念李白,可以说,李白那样的洒脱与不羁,是他所向往和曾经试图追随过的,除去与李白深刻的情谊,本质上,他思念的是他对于浪漫主义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却是他对现实的失望所表现出来的,故而连写两篇《梦李白》。但是他终究不是李白,不像李白那般深受重用过,也不像李白一样“欲与天公试比高”。

他对现实极为失望,但他不是圣人。他只是一个身现实俗风浪的手无寸铁的学者。他还得靠这些世俗的东西生活!

于是,他曾经放荡不羁的心,孤独地在尘土中化作一季的花草雪地。

他曾经向往的浪漫已经成为世俗世界的海市蜃楼。

所以,他并非李白那般“仙风道骨”,他成了“诗圣”,而绝非圣人,他把一生的抱负转为走向人民,他含泪写下了《三吏》、《三别》,取代了曾经“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

而他不再抱有期望的朝廷上,玄宗也自食荒淫之果,导致“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而行宫也寥落不堪,正如元稹《行宫》所说,“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就在这时,杜甫的梦被彻底唤醒了。从此,他用余生为百姓谋幸福,也为后人记录了战乱的月份。一代“诗圣”从此诞生!

他曾走过的那年那月,是一个为世俗打击而又不得不依赖世俗苟且求生的俗人的磨炼,所幸他最终被磨炼成了一大诗人,名流千古!

杜甫的观后感(篇8)

假期在家读的第二本书是冯至的《杜甫传》,总地看来,感觉沉重,不似之前看的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那般快意。

东坡先生虽然屡遭贬谪,但在林语堂先生的笔下,他总是那么豁达、乐观,即使是在黄州,他也能从容地安排好一家人的住宿,并自行耕种,解决全家的温饱问题,他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让我们仰视,他的豁达、乐观让人折服,在林语堂先生的书里,东坡先生似乎是个完美的存在,文采一流,门庭若市,政绩斐然。

而冯至先生笔下的杜甫在青年时期以后的生活,尽是“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客观现实。正如冯至先生自己所说:“力求每句话都有它的依据,不违背历史。”

这本书中,杜甫的生活历程的介绍是重中之重,作者安排了十三个章节,叙述了杜甫的游历、为官、漂泊的生命历程。杜甫生于“奉儒守官”和“吾祖诗冠古”的儒官家庭,经历了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剧变。从小,他就是一个有诗歌天赋的儿童,冯至先生说他“在常常上树折取梨枣的年龄,已经由于他的诗文在洛阳显露头角了”。青年时期的他在吴越和齐越之间漫游,那时,他的父亲在兖州做司马,从他晚年回忆的诗歌可以看出,那时他的生活是裘马清狂,唱歌游猎。一直到二十八,九岁,他写出了他诗集中最早的最有名的一首《望岳》——这首诗就像一个萌芽,预示着他将会有一个远大的发展。而立之年,他结婚了,生活也需要安定下来,三十五岁西去长安,渴望求得一个官职,他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向势利的权贵们进献阿谀奉承的诗赋,然后现实却是一再失望。

贫困交加的生活让他接触到人民的痛苦,他开始把目光投到了普通百姓的身上,四十岁,他写出了第一首替人民说话的诗:《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他由求仕的失败认识到了这个政治集团的腐败,从此,他的心里装着的是天下百姓,他的诗里也都是国与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接近晚年的他生活穷困潦倒,因安史之乱,四处流亡,他看到的都是些老翁老妪、征夫怨妇的愁眉苦脸,听到的是流亡百姓的哀哭,感受到的人民无处申诉的痛苦,他把这些人民的悲剧凝结成《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六首诗是杜甫的杰作,它们反应了人民的凄苦,同时,也让我们真正认识了,这是一个那么热爱人民和祖国的诗人。

是什么样的人?在自己衣食无着的时候,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终无情”?为“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 “塌然摧肺肝”?是杜甫!他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担忧。

在当时,杜甫的一生不可避免是个悲剧,尤其因为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不能容忍他充作人民的喉舌。但是他并没有在这样的生活中沉沦,失去信念,所以是他——来自最底层人民的他,写出了这些伟大的作品,而不是别人!

英雄来自于“人民”,不仅是封建社会,现在依然如此,“战疫的白衣战士们”,为疫情吹响“预警口哨”的医生们,每天坚守的警察、社区工作人员、清洁工人……因为大家的责任坚守,才有了这社会的美好。

今天,我依然相信,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就是身边那些最普通的劳动者!

杜甫的观后感(篇9)

昨天到今日,他在流亡。今日到来日,他必定还要流亡。一颗孤独的精神流亡到了每处大唐边际,到处留住他困难的脚迹。一起走来,他举动踉跄;一起走来,他跌跌撞撞;一起走来,他孤独、孤单、落莫。他活得太忧太愁,可是我依旧从心底对他孕育尊重之情《登高》让我内心涌起万丈波涛

一起走来,他虽无李白安能摧眉垂头事显贵,使我不得高兴颜的慨叹,没有李白的飘逸,可他未尝不活得充溢。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上台,他受尽磨难,饱尝世间心酸。半聋、偏瘫、肺病,这些全让他一人负担,他太悲惨。可他并未舍弃,不管什么时候,心系故国、心系人民。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在当然中,每一个人都很微小,杜甫亦然。在天上逗留,寻家的鸟儿正如杜甫,可杜甫却连家在哪儿也不知道,谈何寻家。坦荡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滔滔来落叶回旋在天上,要归落了。可对杜甫他该归到哪儿?对他,没办法让人高呼:落叶归根喽在哪一个悲惨的秋季,杜甫的生命也到达了秋季,让民心中撩起一股无名的感觉――是痛惜,是悲,我也分别不清。我只明白,杜甫果真很苦,假如说李白为华夏文学有非常大的浸染,那杜甫未尝不是,没有杜甫,谁高呼:安得广厦切切间,大庇世界寒士俱欢颜,谁控告: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暗湿声啾啾

一起走来,历尽困难,可他不悔。我一起走去,也会永不言败。岂论悲苦,定会走出一条属于本人的路途。在孤独中维持一份愉快,在痛苦中具有一种坚毅,或许我不会走的像他一样难、苦、悲。

杜甫的观后感(篇10)

世人回想大唐时的诗人们,最先想起的似乎就是“李杜”二人。一个被誉为“诗仙”,一个被誉为“诗圣”。但似乎更多的人钟爱李白,而不喜欢杜甫,觉得他太古板太灰暗,从来没年轻过,诗里也总是带着暮霭沉沉的死气。那杜甫究竟为何方神圣呢?

杜甫少年时代可谓是十分肆意,家族中出过名将也出过能臣富贵,自是不用说的。他追求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历览山河家国,心中满腔抱负。鲜衣怒马的少年郎还曾写过“诗是吾家事”“吾祖诗冠古”这类狂放的诗句。在诗中,杜甫豪情万丈,充满自信,狂放傲气。杜甫恰逢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之时,站在高高的泰山顶上,傲视天地,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叹。这也说明,在杜甫的体内曾流着狂放和热血。

二十三岁的杜甫赴洛阳应试,遥想着未来在朝堂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为国家效力。只不过,世事总是不如人愿。应试不第,失败并没有将他打败,他仍然抱着为国效力的真心。然而,再一次的应试中,仍然落榜。想要在朝堂上一展才华的愿望落空。此时已经三十好几的杜甫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一无是处,是否真的毫无才华。但他仍旧充满热枕,不忍放弃。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尝试了许多他年少时曾不齿的办法,最终当上了一个小官。只不过官职太小,职权太低,他为国家、为人民的抱负无处施展,官场不得志。这个时候的杜甫,又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恰逢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而后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这个时候的杜甫,一定在痛苦着,挣扎着,不甘心就这样郁郁一生。他的世界是苦难深重的。

家国沉沦,他的生活条件也从原本的富贵安逸沦落到穷困潦倒。要名气没名气,要地位没地位,要金钱没金钱。似乎他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过,曾经拥有的也已失去。人间所有苦痛,他都尝了一遍,一般人可能就此沉寂无声,自生自灭了,可是,在黑暗中他无数次昂起头,强撑病体,写了1400首诗,3天一更,频率惊人,直到他离开人世,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谈及杜甫,人们永远忘不了他的忧国忧民,忘不了他满头白发依然心怀国家。“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种“艰难苦恨”也许就是人生的艰难和抱负无成的苦恨,“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恐怕是他生平最大的愿望了。

如果说,李白的诗里是狂浪不羁、直冲云霄的奔放。那杜甫的诗里就是在历遍世事的磨难后,依然隐忍着,对家国抱有希望。他是曾年少热血的杜甫,是田园牧歌的杜甫,是以衣换酒的杜甫。虽然朝堂上没有他的位置,但是,唐诗的巅峰一定有他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