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稿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小学作文 > 导航

小学综合实践作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4-01-19

相关推荐

小学综合实践作文范文(系列7篇)。

大家好今天作文稿小编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学综合实践作文范文”的相关知识。作文是情感和思想与语言的结合体,写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优秀的作文通常是写实的,而非虚构。欢迎您来到本页享受高品质的阅读体验!

小学综合实践作文范文(篇1)

一、课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要求每一个公民必须具有较强的交往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纵观国际,教育界已把21世纪作为“创新教育的世纪”,创造教育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培养完善的人”这一现代教育功能观已成为指导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理念。教育的目标已经从培养社会化人才转变为创新人才。

汉语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祖国加入世贸组织,申办2008奥运会的成功,证明我国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同时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世界多文化知识的竞争和经济的挑战,教育改革的大潮已至,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理念,已深入到了教育教学之中。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为培养和发展小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我校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作文教学的整合”实验课题。

1、理论依据: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的价值不是单纯学习知识,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之形成独立的个性,能适应世界变化。”并大力倡导人本主义思想,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他认为学习者有自我实现的潜能,有自我认识、自我指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针对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一系列现象,拓宽学生的习作空间,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大胆想象,重视情感动力的作用,给学生创造自由表达情感、体验的机会,使之将观察、探索所得、愉快、苦恼所感,大胆想象之愿望,用自我的形式诉诸于笔端,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累习作素材、乐于书面表达的习惯。一篇学生习作不仅代表其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低,还承载着许多文文因素,它表现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透视着学生辨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

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作文,而且要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弘扬人文精神,实现小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2、实践依据

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等弊病成了不治之症,究其原因,主要是几十年沿袭下来的“封闭式”作文教学所致。诸如:1 作文脱离生活。

学生们关在房间里,听着,关上门,写作成了无源之水。2 教师包办。从作文命题、立意、选材、列提纲到习作的评改,教师一人包揽,学生只能按教师设计好的“图纸”砌砖,完全剥夺了学生习作的自主权。

教学模式封闭,培训形式单一,没有学生自由写作的空间。3 说写脱节。学生作文光写不说,取缔了“说”这一必要的训练形式,割断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这一密切相关的统一体。

可见,要**小学生作文中的弊病,提高作文教学质量,非改革作文教学不可。

为改变我校作文现状,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张扬学生个性,在真实的体验中作文,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并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特提出该实验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作文教学的整合》。

二、课题的界说。

本课题以素质教育理论和人文本主义理论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大语文观,培养小学生热爱祖国语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为目的。丰富小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汉语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作文教学的整合》课题实验,坚持“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从平时的实践活动中寻找写作素材,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活动作为广阔的习作空间。遵循教育观规律,为学生创造自由阅读、习作的空间,使他们在习作实践中获得作文的知识,在体验中快乐习作,在实践中自主发展形成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它与社会生活有着广泛的、深刻的联系,社会生活处处有语文,人们每时每刻都在用语文,这就要求作文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交流出发,通过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事实说话学生通过大量的读写实践,广泛地吸收知识营养,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通过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发展学生习作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课题实验坚持开放性原则,从习作的命题、选材、习作的方式、方法,及批改形式入手进行研究,使作文教学从整体进行改革。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题研究的重点:

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实践活动与小学作文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

小学作文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实践活动与小学作文教学的整合形式。

实践活动与小学作文教学整合的评价策略。

实践活动与小学作文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课题研究难点:

实践活动与小学作文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

小学作文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实践活动与小学作文教学的整合形式。

实践活动与小学作文教学整合的评价策略。

实践活动与小学作文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四、实验目的

本实验课题以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基本能力的现代社会的新型人才为目的,从语文习作课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作文教学的全面改革和创新。

五、实验措施

(一)训练“三开放”,即思想开放、内容开放、形式开放。

1、思想开放。教师要突破传统作文教学的桎梏,消除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人才素质培养上。要让学生懂得文章是表现生活、再现生活,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可以弘扬真善美,也可以抨击假恶丑。

作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作文,还要教学生生活。以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习作自信心为主,从习作命题、选材、习作方式、方法及评改、评价入手,摸索“小学作文教学与实践活动整合”作文教学的模式。

2、内容开放。习作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写出他的眼睛里的世界和跃动着的童心。

(1)、命题求“宽”

习作以学生主体地位为突破口,拓宽学生习作空间,倡导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自由命题,开拓思路,体验自由作文的乐趣。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观察生活,了解事物,积累素材。把握学生的信理感受,引导他们愿意表达,增强他们表达的信心和愿望,体会生活中写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选材求“广”

充分利用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之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拓宽习作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习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① 开展读书、读报活动,做好读书笔记。

各年级充分利用好《小学生必读》《快乐作文》《小学生导刊》等刊物,认真上好读书课。同时,广泛阅读课外读物,一——六年级学生,每天要求记一篇读书笔记或摘抄,使学生在广泛阅读中学会积累,学会习作,并积极向各刊物投稿,鼓励学生大胆奇思妙想,创作一些开放性、想象性习作。

②继续开展“谈天说地”活动,为习作创设实践空间。

③利用学校《新绿校园文刊》《家校信息桥小报》广泛征集习作材料,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及时积累随笔记录、摘录等好习惯,不断提高观察能力、感受能力、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能力,为学生创设展示写作的舞台。

④利用学校“新绿”文学社、电视台,及时向学生宣传时事、新闻,开阔学生视野,将课堂习作引向室外,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走近大自然;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丰富习题内容,提高习题兴趣。同时,利用每周电视广播丰富的节目形式,丰富学生的作业方式。

⑤ 加强日记习惯的训练和训练方法。

⑥开展主题“手抄报”活动。拓展学生思维,丰富习作途径。

⑦ 加强作文教学与各学科活动的有机结合。

(3)形式求“活”。

在习作体裁上不拘一格,可以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也可以是发表某种意见,阐明某一观点的议**;它可以是介绍和解释事物的说明文,也可以是简单实用的文章。

(4)、批改求“精”

尊重学生的意志,肯定学生的进步,注重实效,是鼓励学生积极工作的有效途径。

①习作完成后,采取“自评——自改——互评——互改”的修改方法。

② 通过学生集体评议,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相互交流,促进写作。

③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形式开放。不拘泥于每周两节的作文课,把作文训练延伸到课间、课外、校内、校外、家庭等活动中,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采取课内作文、课外练笔,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召开演讲会、读书报告会,编辑小报等多种训练形式,多渠道全方位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课题组成员要求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会,共同制定和**“小学作文教学与实践活动整合”的方法和途径,每学期认真做好计划和总结工作,定期开展实验班公开课、研讨课活动。定期收集学生的优秀习题并装订成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实验教师要及时总结经验,写出优秀的教学案例。

(三)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从教学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采的实践活动,共同**活动式作文教学的新路子。

六、实验方法、步骤:

(一)实验方法:

在学校二至五年级自然状态下,不打乱班级编制和教学秩序,综合运用观察法、调查听课法、公开课示范法、经验总结法、撰写**法进行课题实验研究。

(2)参加者:二年级至五年级

(三)实验时间:

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

(四)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2006年3月至2006年8月为实验准备阶段;

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分析明确大纲要求,制定各年级“小学作文教学与实践活动整合的实验方案”。提高认识,激发学习动机,激发写作兴趣,充分体现学生在习题各各环节的主体性,并制定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为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

小学综合实践作文范文(篇2)

开学第二个星期,五年级全体学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学农活动。地点是距离有2个小时车程的四会市学农基地。时间是3天2晚。

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新鲜有趣开心。它开创了四个“第一次”:第一次和全班同学生活在一起超过一整天;第一次和同学们在一起煮饭;第一次抬牛粪;第一次插秧。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煮饭。

老师将我们进行分组,大概每10个同学为一组。有些同学负责摘菜、洗菜和炒菜,有些同学负责煮饭。我和黄胤淞负责煮饭。我们先去山坡下取回一个铁锅,锅里面装着淘好的米,黄胤淞在前面跑,我只好小跑跟着,两个人气喘吁吁地跑回山坡上,教官就帮我们把锅放在火炉上面,开始,黄胤淞和我一起用报纸扇火,后来,黄胤淞加柴,我继续扇火。要把炉子里的火***得旺旺的,我们一边笑一边干。但这活干起来也不容易,一点儿不留意,烟就会飘到眼睛里,眼泪就流下来了。何老师还以为我哭了,我说不是,是炉子惹的.。好快,饭就煮好了,菜也炒好了,有四个菜,江浩天的手艺还不错,我比较喜欢那个有火腿肠的菜。这顿饭吃得特别香,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次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其中的快乐我还在回味着。我将难忘同学之间的友谊,也知道我们越来越能干了,知道我们长大了,要独立,要开始对自己负责,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这真是一次难忘的学农。

小学综合实践作文范文(篇3)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要想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必须做到:“动”之目标——明, “动”之内容——广,“动”之方式——巧, “动”之价值远

20xx年9月23日——26日,山东省教研室在长岛组织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实验研究分课题开题会,我有幸承担了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实验研究的子课题的实验。 半年来,我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活动中并不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而是注重过程!注重学生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种种体验,对自然、对社会、对人自身的一种关注;注重学生在实践中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于是我就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做了深刻的探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必须明确,就是要让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来促进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比如,在设计的《我是勤俭节约小公民》活动中,集体讨论,确立课题后,学生兵分四路:浪费现象暴光组,资源短缺调查组,车间生产采访组,种植实践组。全班学生围绕共同的主题------“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纷纷做我所做,不久,暴光组情景再现出了许多可气的浪费现象;调查组查出了我国哪些地区缺乏哪种资源,导致了哪些不良后果,有何感想;采访组摄制了许多产品的生产流程,并采访了工人工作时的劳苦;种植组亲身体验了劳动之累,懂得了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重要。从而使全校掀起了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高潮。正是活动目标的明确性,才使活动课程的展开有的放矢。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研究性学习课程,它涉及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综合实践课程在内容上广泛灵活而富有弹性。孩子们从现有的认知出发,五彩斑斓的世界里随时随地都有学问:由对一条小河枯竭的思考引发到整个生态平衡的危机;

由一粒米的浪费探讨中国13亿人口的温饱;由当地的植被特点挖掘新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存活方式??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是实践活动的内容。简言之,活动内容无所不及,无所不能,虽然研究的深度可能是浅显的,但仍使学生在广泛的活动中感受到了广阔世界的无穷魅力。

学生动起来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关键是怎样引导学生动,引导学生怎样动,这还真是一个技巧的问题。

1.鼓励学生“动脑”。

在我设计的《整治宁阳西沙河》这一活动中,学生调查了它的污染情况,采集水样,做水质检验,找到污染源,勘察排污现场,写出详实的调查报告。对此,我并没有满足,而是鼓励学生齐动脑,想拯救西沙河的方案,为宁阳的环保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一翻讨论后,让我如释负重。他们联合向全县人民呼吁并建议:1、严禁任何人在西沙河两岸乱倒垃圾,以保证河水流畅、清澈。2、以经济制裁或法律的形式,制定保护西沙河水质的有关文件和条令。3、可关闭或迁走工业路上几家污染严重的工厂,也可通过技术革新使其实现清洁生产。4、要建几座污水处理厂,立即着手处理西沙河的河水。

活动中激励他们集体探讨中去想办法,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时时迸发,还使他们认识到爱我宁阳应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时时处处为宁阳的明天献计献策。

2.鼓励学生“动眼”。

观察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能力素质。然而,观察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综合活动课上培养学生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能有效提高观察能力。在设计的《宁阳蟋蟀友谊赛》活动中,引导学生们用眼去观察(1)宁阳蟋蟀的形态及种类。(2)宁阳蟋蟀的价格。(3)蟋蟀疾病的防治。

(4)宁阳蟋蟀的危机。(5)宁阳蟋蟀的可持续发展。(6)蟋蟀的作用与危害等 ,从而真正了解宁阳蟋蟀。在设计的《关注乡饮金马村》这一活动中,鼓励学生观察校内学生的牙齿,发现了什么不同。统计中总结发现乡饮乡金马村的人牙齿呈现茶黄色。再走出校园,用敏锐的目光去发现 ,探讨出了金马村地下有一种特殊的廊坊石,是高氟区,人们长期饮用高氟水,致使牙齿变成茶黄色,再也不能变白了。长期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或现象,会丰富他们观察的角度,拓宽他们的观察的思路,对一切就会有更深的认识。由于学生知识经验的不同,通过观察后得到的知识有多有少,但并不要在乎学生能掌握多少高深的科学知识,只要他们学会观察的方法就足够了。

3.鼓励学生“动手”。

“人人动手制作,个个动脑创造”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之一。学生劳动体验的获得、技术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课堂内外的反复演练,许多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科技

小制作、小设计、小发明及文化、艺术等动手与动脑的创意实践中度过的。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其中的个性张扬和深度的探索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就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利用一切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面对操作任务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规律,选择方法。在《美食广场》一活动中,孩子们要挑战“家乡特色菜的制作”,学生对此兴致极高,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后都跃跃欲试,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充分体会到自己是学习和实践的主人,感受到实践的艰辛和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进而感受到自身价值与劳动的价值。在设计的《我是种植小行家》这一活动中,学生亲自选种,整地,播种,施肥,浇水,收获,虽然累得筋疲力尽,但劳动时的喜悦,收获后的自豪难以言状。因为这种多元的动手实践方式,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

4.鼓励学生“动口”。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表达是思维的外化过程。综合实践课上,教师把讲的时间腾出来,让学生去练、去说,使学生多种能力得到发展。《蔬菜是我的好朋友》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就是基于儿童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关注,选定的。通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学会了资料的搜集,分类,整理,认识了行行色色的蔬菜,了解有关蔬菜的营养,分类,种植及烹饪发生能够面的知识,再鼓励学生自己说出来,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且这些能力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进而概括,学生之间再多一些评价,教师相机给予恰当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有成功感。那样又何愁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呢?

5.鼓励学生“互动”。

教师根据活动内容,积极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条件与环境,可以两人合作、小组合作、全班互动,甚至兄弟班级间互动等,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与同学共处,学会团结互助,学会分工与合作,在活动中与人为镜,获得有关实验态度、意志力、操作方法等方面的种种补益,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在《我们一起迎元旦》活动的设计中,我安排了让孩子四人小组合作自制新年贺卡,之后,又加了让学生间互赠贺卡的环节,这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讨论、交流的情境,通过合作思考、意见交流、总结等形式,促进师生、生生的沟通互动,在自己建构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意见的聆听、接纳、赞赏、争辩,使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见解,主动完善自己对知识的建构,与同伴共同进步。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一本《开心辞典》可谓千家万乐,家家有本“快乐经”——开心不一;一手《美食广场》诗可谓五味俱全,个个寄托“家乡情”——怀念重重。其活动价值就在于孩子参与了活动过程本身,也在过程中获得了逐步的发展,这种发展将伴随他们“生活世界”中的点点滴滴,一路健康地走下去,意义是久远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喜欢的学科,老师们的意识及实际操作方法是必须讲究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让学生,在“动”中感受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在“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小学综合实践作文范文(篇4)

一次过年,伯伯帮奶奶挂灯笼。我也想挂,伯伯就教我。他先做了一遍后,对我说:“你就外甥打灯笼----照旧就行,保证能挂上。”我奇怪地问:“什么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我又不是您的外甥。”等我把灯笼挂好后,伯伯给我解释:“外甥打灯笼,不照舅舅还能照谁呀!这是用谐音,把舅舅的‘舅’字换成了陈旧的‘旧’。”伯伯又说:“提到谐音,其实它在四字词语上给广告帮了很大的忙,有些广告就用它来宣传。如:换燃一新是燃气公司的;默默无蚊是推销电蚊香的;有杯无患是推销杯子的等等……”“哦,”我说,“原来汉字真神奇,用处真多呀!”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国汉字的用途和知识无边无际。做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学会并牢记它,才能很好地继承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小学综合实践作文范文(篇5)

开展习作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更好地激发学生爱写作文的内因。因此,应从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作文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小学习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在习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尝试中,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1挖掘教材资源丰富习题材料

新课程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老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开展习作综合实践活动,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人教版第三册《秋天》,北师大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美丽的秋天》,综合实践活动《秋天的乐趣》……将这些教材的内容整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秋天、喜爱秋天。学生可以发现秋天的变化,收集各种树叶和种子,并对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分类;作文课上同学们将自己的发现和优美的课文融为一体,将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在介绍树叶、果实的变化中学生认识了表示颜色的“黄、绿色、红、金”等生字词,在介绍归类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丰富了词汇,发展了语言;同学们和秋天一起玩,用树叶、花朵、种子贴画,画自己喜欢的树叶,和同伴一起用秋天的物品装饰黑板报……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说话能力、识字能力、审美、绘画、想象、创造、**等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了应用语言的能力。

2开展实践活动,渗透实践训练

我们认为,习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可以按照以下四个环节进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或删除不同的活动主题。流程安排如下:①创设情境。

一是利用日常生活创设情境。学生的一个问题、一种时尚、一段对话等都可以作为创设情境的资源。二是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

如,学了《快乐的泼水节》一文后,引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从而提出**“走近传统节日”的课题。三是利用社会生活创设情境。比如,针对当前水电经常断流的社会现实,教师可以问:

为什么现在老是停电、断水呢?引导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情境中,关注身边的实际问题。②选题分组。

群体选择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小组由4人左右组成,小组内部分工必须明确。③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宜详尽,必须写明商讨交流的时间、地点。④活动实施。活动实施可以是小组分工前提下的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协同开展,但是各成员分工必须明确,如去采访,提问、记录、拍照或者录音,职责必须清楚。

活动方法:①查阅资料。你可以去图书馆和其他机构参考,也可以上网;可以是文本资料,也可以是**资料或实物资料。

②调查访问。你可以现场收集风,也可以拜访相关人员获取第一手资料。③观察实验。

通过实验设计来验证假设,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形象感受和深入了解**的问题。④劳动实践。通过劳动实践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获得情感体验,如“今天我当家”等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作文范文(篇6)

星期四,我们去行知实验小学学习陶艺和纸艺。

我原本以为纸艺不就是折纸嘛,这有什么好学的!但当我进入纸艺教室之后,被墙上的投影图片深深地吸引住了。

上课了,老师告诉我们:“今天要教大家做衍纸画。大家面前框里的纸条就是衍纸。”我心想:这么普通的'小纸条能变成眼前这精美的画作吗?老师接着向我们介绍了衍纸的历史和制作衍纸画的工具。

接下来,老师开始教我们做衍纸画。我先照着老师的样子,把两条衍纸剪成八段,拿一条剪好的衍纸插进衍纸笔的缝隙里,卷成一个松卷,八个依次完成后。我另外又卷了六个紧卷,基本的材料已经准备完毕。然后,我用牙签沾了点白胶,将这一个个“小家伙”封了口;接着,选出六个,把两头捏尖,就变成了小金鱼花瓣似的大尾巴,剩下的两个松卷被我一头捏尖,就变成了一个泪滴形的金鱼身体。最后,把这些材料拼摆在底板上,一幅栩栩如生的衍纸画诞生了——小金鱼吹泡泡。

这细细的纸条通过我们的卷、捏和拼贴,成为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真是太神奇啦!

小学综合实践作文范文(篇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综合化”已经成为调整本次课程结构方面的重点。小学数学跨学科整合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践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探究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如何促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堂的开展,提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的呢?

一、聚焦核心思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跨学科学习与安排,让各个分立的课程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如在《编码的认识》这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里,参考了不同学科老师的建议,引入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首先根据学生提出的各种有关编码的问题进行提炼,最后确定围绕编码的来源、分类、作用、方法这四个主题进行探索;然后指导各组学生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做好分工、调查前的各种准备;再组织学生分组去收集相关资料,走出学校,进行社会调查,得出各组的调查报告;最后各组学生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根据调查出来的编码的方法尝试进行科学的编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与安排,打破各学科之间的隔膜和原来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的创造性、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调查能力、编码能力等多种能力得到协调发展,还可以让数学的课堂更有活力,更有生命力。

二、改变学习模式,呈现多种不同的主题活动。

  通过不同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可以让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呈现更多的开放性问题,要解决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学生需要不同学科知识的累积来支撑,促使学生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去发现,才能找到可能的答案,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节约用水》时,教学中紧紧围绕“怎样节约用水”展开,让孩子们充分感知水资源严重缺乏,浪费之大的基础上,让学生制定节水方案,可以组织学生设计节水器;组织“小手拉大手”节约用水活动;设计一些标语,让周围的人一起参与进来;开展节水知识竞赛,举办校园节水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进行整体评价,评比出节水小能手,节水模范家庭等。通过这一系列的主题活动,给学生创造了很大的研究和学习的空间,使其多层面、多角度的发散与聚合,从而提高数学的有效性。

三、提供更多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索、研究,努力寻找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如在《编码的认识》的主题选题课后,学生们就纷纷围绕着老师说:“老师,以后是不是也是按这样的模式进行上课啊?”“老师,我也很喜欢啊。如果以后都是这样上课,那多该好啊!”“老师,今天的课堂怎么一点也不像上数学课的啊?我很喜欢这样上数学课啊!”……从学生发自内心的渴望不难发现,通过跨学科的合作,引入综合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就会高涨。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每册教材里都安排了一定量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材素材。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引入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生活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它强调淡化学科界限,以学生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为学生综合应用学科知识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可以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实践的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小学数学实践与应用课堂更有效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