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稿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高中作文 > 导航

我印象中的故乡高中作文

发表时间:2024-01-05

相关推荐

我印象中的故乡高中作文(精选5篇)。

作文是每个学生必备的能力,每一篇作文都是在内外的磨炼中产生的。我们行文之前,必须要把握作文的整体结构。想要更好地了解“我印象中的故乡高中作文”栏目小编为您推荐这篇详细的解读文章,我们提供这些资料以供参考和使用愿它们对你有帮助!

我印象中的故乡高中作文 篇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读着这首诗,望着天上皎洁的月亮,不由得想起了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普宁的一个小村庄——杜香寮,它没有悠久的历史,也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它只是一个朴实无华的小村落,但就是这个小得足以让人遗忘的地方,贮存了我童年时的美好回忆。

杜香寮,三面环山,村子前面有一条小溪。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鸡、鸭、鹅,一花一草,明媚的阳光、纯净的空气,淳朴的脸庞,无不牵动着我的心。每年,我都会跟随爸爸妈妈回家乡走亲访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感觉无比舒服、自在。

走进村口,整个村落尽收眼底,一座座房子错落有致,灰墙黑瓦,显得非常朴素、整齐,墙上布满了发黑的青苔,仿佛在诉说着悠久的历史。村子里的房子大多数为“下山虎”的建筑格局,每家每户的房门之上都绘制有壁画,每幅画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有的画着花花草草,有的画着十仙贺寿,有的画着仙姬送子,每幅画都是那么惟妙惟肖,这些丰富多彩的壁画,也使得整座房子更加美观了。

会客厅前面,就是一个大大的天井,天井的一角有一口井。每天,我们喝的、用的,都取自这口井。以前,我对这口井的水很是怀疑:“没有经过处理、过滤,难道不怕有细菌吗?”奶奶眯着眼睛,笑哈哈地说:“你太小看这口井了,从你曾爷爷那一代到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喝着这井里的水长大的,它健康着呢!”我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

后来,奶奶帮井做了个盖子,一、可以防止我因为好奇跑到井边玩;二、防止灰尘掉进去,可以保证水的质量。直到现在,我还是没有真正靠近过那口井,对于它,我是既熟悉,又陌生啊!

村子前面,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一大片绿油油的菜地,这里种着各种蔬菜。菜地上,有许多农民在辛勤地劳动,他们除草、浇水、施肥……忙得不亦乐乎。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他们脸上永远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常常会搬着一张小板凳,坐在家门口,出神地望着远方。偶尔,有一个人赶着一群小鸭子从我家门前经过,这时的我,或是上去赶一会儿鸭子,或是突然蹿出去,把鸭子吓得跑来跑去,它们有的扑打着翅膀,想飞起来;有的摇摇摆摆地跑着,“嘎嘎嘎……”地大叫着,还不时扭过头来,生怕我继续追上去。每当见到这个情景,我总会哈哈大笑起来。

村子的中央,是一个大池塘。池塘里的水很干净,碧绿碧绿的,水面十分平静,静得像一面镜子,倒映出池塘四周的一景一物,倒映出蓝天白云,倒映出池塘边那一排排历史悠久的老房子……远远望去,仿佛池塘里也有着一个世外桃源。

池塘边,种着几棵参天大榕树,守护着这个小小的村落。听奶奶说,大榕树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了,自打奶奶小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古老的大榕树垂下一根根长须,奶奶说,这些长须叫生气根。这些生气根就这样飘在半空,有的甚至落入了泥土中,微风拂过,长须随风飘动着,好看极了。夏天的时候,人们总喜欢到大榕树下乘凉,泡上一壶茶,摆上一盘棋,聊着家常,让人忘却一切烦恼。

村子的后面,是一座不高不矮的山,半山腰有一座寺庙。寺庙虽然名气不大,但常年烟火不断。每逢初一、十五,邻近几个村子的人都会过来朝拜。现在,也有很多人为了锻炼身体,每天都会到这里爬山,使得这座名气不大的山更加热闹了。wwW.zwg68.cOM

我的家乡就是这么一个普通而又美丽的地方。故乡,我爱你!

我印象中的故乡高中作文 篇2

历史课上学到了“辛亥革命”。就让我想起了伟人孙中山,一提到孙中山,就想起了气势磅礴的中山陵,也就忘不了他――小唐!

每每想起暑假里的南京之旅,脑海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个模糊的身影,逐渐放大,清晰。哦,眼前这个身高一米八,穿着朴素干净,白净的脸上架着一副大大的墨镜,让我看不到他的眼睛的'就是小唐。

凌晨五点火车到站,按照旅行社的要求,要找一面绿色的旗子。我一眼就找到站在晨曦中翘首等待的他。他酷酷的,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我的心底就打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他能给我们讲解清楚吗?

匆匆吃过早饭,他便带我们去第一个景点,中山陵。一上车,他便摘下了墨镜,一双单眼皮的眼睛匀称的构成了他的五官。一张嘴,我便被他的嗓音深深吸引住了――“大家好,我是你们南京站的导游,我姓唐,大家可以叫我唐导!”一路上,我们要经过南京的老城区,便看见居民们把衣物晾在窗户外面的铁架上,我们很不解,有阳台为什么要晾在外面?妈妈便问了问小唐,“哼,他会和你说景点以外的事吗?”我心里暗暗猜疑。“哦,您是说这个事啊,是这样的……”听完他详细的解说,我们都不住的点头,而他呢,则报以我们一个大大的笑!

到了中山陵,抬起头远远地望去,蓝顶的白色建筑物很是雄伟,但也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有几千级台阶要爬。“天哪!”看着眼前一个个蠕动的小黑点,再瞧瞧头顶上那轮大大的骄阳,唉,爬吧!小唐是个导游,走的路多了也应练出了一双“铁脚”,在这无遮无拦的台阶上晒着多热,他理应早早上去乘凉啊。而他呢,放慢了脚步,走几步到一个平台就停下来歇歇,不失机会的给我们讲解。登到顶,他的头发早已被汗水打湿。

一天的旅程很快就结束了,我们即将奔赴下一个城市,小唐也就不再跟随了。我们在南京火车站挥手告别――“真希望再来南京听你的讲解啊!”小唐羞涩的一笑,挥挥手,再见!

每次旅行,见到打旗的导游,都会想起他。小唐。耐心的小唐,有责任心的小唐,在我的印象中――旋转,放大!

我印象中的故乡高中作文 篇3

不过我没能见过1917年的宜昌公园,相信现在仍然在世、而且见过那座公园的宜昌人也寥寥无几了,历史资料也几乎没有留存下来,不过想像珍珠岭上的那些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和小桥流水,还是能叫人想入翩翩的。一晃时间就到了1925年,孙中山在北平逝世,宜昌各界4月20日在宜昌公园(又称商埠公园)举行追悼会。据上海《民国日报》报道,那一天,除了下半旗致哀,公园路(今日的中山路)口用竹木和柏树枝扎成一座高大牌楼,公园门口也扎有一座“八”字形牌楼,会场又扎一座牌楼,上面以各种鲜花缀成“四海同悲”四个大字,自然也有那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嘱。

那一天的上午9时,大会开始。驻泊宜昌港的中外兵舰一起鸣放礼炮,公园内举哀奏乐,全体肃立,各界民众分班进行致祭,参加者达1万人。据报道:“这一天,宜昌人山人海,颇盛极一时。”这也是宜昌公园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而到了1926年12月,北伐军占领宜昌之后,新的国民政府便将宜昌公园(商埠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公园内的商埠图书馆改名中山图书馆,公园路也改名为中山路。而到了1930年,“总理逝世五周年宜昌各界纪念大会筹备处”还在中山路东口(今日儿童公园东大门旁)竖立起方柱型石碑一块,碑上镌刻“中山林纪念碑”六个大字。

1926年那个时候的中山公园我也没看见过,不过可想而知,不管是悼念也罢、纪念也罢,庄严肃穆也罢,那也就是应景而作罢了,公园里相比没什么变化,芸芸众生都忙于应付兵荒马乱、忙于应付自己的生计,除了那些闲人和混混,一般人很少有时间和机会进到那座公园里去休闲,况且我们的那些勤劳朴实的先人大多没什么文化,也没那些闲情雅致和花花肠子。

那个时候的中山公园规模很小,仅仅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的范围,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左右,这里还有一条松柏堂路(从现在的云集路穿过珍珠岭,经过白骨塔【现在的西陵一路与珍珠路交界处】可以到樵湖岭),以及一条林园路(位于现在的儿童公园南大门至溜冰场前,接松柏堂路)。路边有杨大林的同乡花园和秦姓的塾川花园。都是前园种花卖花,后园可以代人寄柩。所谓寄柩,就是用木凳把那些人死了还未选好坟地和择好殡期的、等着外地的亲朋好友前来奔丧的,或者是外乡人等待运回老家的那些已盛尸体的棺木暂时搁起来;也就是“因期未就,停柩中堂”的说法。

据记载,当时这一带树木密茂、高大、浓郁,加上又地处偏僻,所以是寄柩的理想场所。只不过有了些没有能够入土为安的尸体,有了些大大小小的棺木,加上大风吹过,草木呜咽,树叶哗哗直响,想起来就叫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那些才子佳人、少爷小姐还敢“月上柳指头,人约黄昏后吗”?所以,虽然是变成了公园,一定也是游人稀少的。不过要是放到现在,肯定就是鬼片最佳外景拍摄地。

我印象中的故乡高中作文 篇4

我印象中的端午节 我印象中的端午节

今年的6月6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有吃粽子、挂艾叶菖蒲、佩香囊、赛龙舟等风俗。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作节日,

每年奶奶都会包很多粽子,有形状各异的,也有各种口味的,像红枣的、豆沙的、南瓜的,而我最爱吃的是肉粽子。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亲自包过。我拿出两片一样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把两片叶子搭好,再折出一角,最后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初中作文 ,塞上一大块肥肥的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得意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她弄掉一点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看着自己包好的粽子,我心里甭提有多开心。这时我才明白:原来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另外,相传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我期待今年的端午节!

我印象中的故乡高中作文 篇5

在赣南唐江古镇座落着一个西坑村,那便是我的故乡。那里没有高山,四周都是小山包,中间有一条河奔向远方。古往今来,故乡一词是多少文人墨客的灵感之源,是多少居士的内心所向。然而,故乡也让我无比眷恋,她默默地奉献,还守护着世世代代的儿女。虽然我现在远离故乡,身处异乡。但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是从故乡走出来的儿女。

故乡的小河给我带来了美好的童年。小时候我们经常约小伙伴一起到河里抓鱼捞蝌蚪,那时候特别爱玩水,我想那时的小孩都会有那么一段难忘的记忆吧。见到有水的地方高兴得不得了,然后玩一个下午。晚上,爸爸妈妈到处找你回家,回到家发现衣服裤子鞋子全湿透了,然后埃一顿打,屁股一顿遭殃,又是一顿大哭,过后还是记不住,仍然会有下次,其实不是记不住,而是喜欢。我是在这样淘气的环境中长大的,所以那条小河也见证着我的成长。

等我再大一点的时候,我们就学着妈妈来到河里洗衣服。每个周末提着装满脏衣服的水桶到河边洗衣服。特别是在夏天,太阳高照的下午,小河两边挤满了人,你要提前一点来才能找到位置,大家一边洗衣服,一边热火朝天地谈天说地,不分男女,不分年龄,都会有着同样的话题,笑声在河里荡漾开来。有时候我们年轻人直接挽起裤脚在河里嬉戏打闹,阳光下被印得两腮通红,像鸭子一样在河里面畅快。小河哺育了田里的庄稼,也给了我欢乐的童年。

故乡的人勤劳善良。他们每天辛勤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四季在这块土地上尽情地播种收获,故乡属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所以一年两熟更让他们忙于劳作;每家都有自己的菜园子,种出各种蔬菜,家里都养着一些鸡鸭鹅,每天早上提醒着主人:起床了!主人起来打开圈门,一溜涌出来,一天就从这里开始。农忙时,他们互相帮助,互相照料。我家今天插秧你来,明天你家收割我去。就是在这样的'互帮互助中,顺利完成每一季的播种与收割;你家菜园子里的菜会给我,我家菜园子里的会送你;他家娶媳妇大家来帮忙,我家嫁女儿大伙也来热闹;已经形成这种淳朴的风格,或许可以称为“习俗”,这是故乡特有的那份厚重的情感,早已形成了一种习惯。

记得小时候放学回来,妈妈不在家时,隔壁的阿姨跑来家里:“你妈今天上邻村了,放下书包去我家吃饭。”有记忆以来不知道吃了她家多少次饭,这些一直记在心里。工作以后,碰上逢年过节回家,我都会买一些水果略表心意给阿姨送去,她还在一个劲地夸,跟你说过去的事。记得小时候总是淘气,老是挨鞭子,那时候就会拼命跑到邻居家,她家就是我的“避鞭所”,甚至只要我一声大哭,邻居阿姨就会跑过来,把父母手里的鞭子夺走,然后一边哄着带我去她家,等父母气消了再把我送回来。这也许在很多小伙伴中有过这一招吧!

特别是现在久住于高楼大厦的日子,越能感觉到故乡的那份人情味儿。每次回家,这个是七大姑,那个是八大姨,白天遇到的时候热情地问候着,晚上会带着自家做的好吃的来给你尝尝,邻居之间就是这么热心肠。当你快要离开时,邻居阿姨总会带一些自己家特有的特产让你带回城里吃,瞬间心里流露出一种暖意。这是世间另一种真情!

故乡的人就是这样,当我遇见他们的时候,就忍不住叫他们,哪怕隔着很远很远的距离。我喜欢故乡的人,无论男女老少,从他们身上总能感觉到一股淳朴气息,与他们相处很愉快,尽管他们穿的不是名牌,甚至衣服上沾满泥巴,没有豪车,住的也不是什么别墅,但也足够温馨。有这样一群朴素又热情的故乡人,在我心中永远是幸福的!

故乡永远是一首唱不完的歌,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已经装在我的心里。虽然我现在远在他乡,但故乡是最温暖人心的地方。每当我瞭望天空的时候,我会对着飘向远方的彩云说:“请转告我对故乡的祝福!”

看着花香鸟语,看着田野间那片金灿灿的稻谷,我仿佛又回到了故乡,走在故乡的小路上,好像遇见故乡的叔叔阿姨,在相互热情地问候。我在不停地张望,不停地寻找,寻找熟悉的记忆!待下一个春暖花开,我就回来,等我,故乡!